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9-29 16:03:3913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为啥是四险一金,老师上课讲的是三险一金 教材里提到“四险一金”,是基于“生育保险未合并”的传统分类;而“三险一金”是合并后的简化表述。 专业指导-鱼儿老师 2025-09-29 15:58 35次浏览 老师,有的出租是其他业务收入,那这题怎么又是固定资产 这个是问出租的资产怎么核算,资产在固定资产核算,取得的租赁收入在其他业务收入里面核算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09-29 15:47 23次浏览 几个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吗 是。 依据会计主体的定义,会计主体可以是由几个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因为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界定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09-29 15:46 20次浏览 老师好,这道题的选项C计提折旧了,为什么没有体现谨慎性? 选项C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的是可比性、可靠性(按系统合理的方法均匀分摊折旧),并非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不高估资产、收益,不低估负债、费用,年限平均法未涉及对资产价值的谨慎调整(如减值、加速折旧等才体现谨慎性)。 同学咱们可以这么理解: 谨慎性是“往保守了来”,比如资产不值钱了就按低的算,负债可能有了就提前考虑。 而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是把固定资产的价值“平均分”到每年去摊,它就是一种很常规的分摊方法,没做“保守”的调整(既没高估资产,也没通过特殊方式低估资产价值),所以不体现谨慎性。 像选项A,存货不值钱了就按可变现净值(低的那个)算,这才是“保守”,体现谨慎性。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09-28 17:50 29次浏览 经济法第三章里面的网络支付和条码支付有啥区别啊,是不是都是在支付机构设立的啊,能详细的讲解的一下吗? 稍等,我看一下问题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09-28 17:50 31次浏览 老师好,稿酬3000,不超过4000,减800 后再打七折对吗 为什么答案里是扣减20%? 3 000×(1-20%) 稍等,我看一下题目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09-28 17:50 29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您好初级会计实务,这题怎么解呢 资料一:将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 写字楼转换前的账面价值 = 原值 - 累计折旧 = 15000 - 3000 = 12000(万元) 转换日公允价值为16000万元,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6000 累计折旧 3000 贷:固定资产 15000 其他综合收益 4000 资料二:收取租金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收取租金: 借:银行存款 125 贷:其他业务收入 125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2×23年12月31日): 公允价值变动额 = 17000 - 16000 = 100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资料三:出售投资性房地产 出售时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 17000(万元) 出售收入为17500万元,差额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7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7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7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16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0 同时,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结转: 借:其他综合收益 4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5000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9-28 11:22 31次浏览 精华 这个题我不太理解我算的等于80000 期末所有者权益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本期利润 = 100 000 + 20 000 = 120 000元 所以期初所有者权益是100 000,再加上本期利润20 000,最终结果就是120 000,对应选项A。 专业指导-鱼儿老师 2025-09-28 13:21 31次浏览 精华 这个题老是做错。 选项A:描述的是历史成本的计量方式,而非现值,错误。 选项B: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正确。 选项C:描述的是重置成本的计量方式,而非现值,错误。 选项D:现值计量下,负债按照预计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正确。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9-28 13:31 30次浏览 精华 这个题目做错了,老师可以讲一下吗? 同学你好,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是6万,负债3万,所有者权益3万,银行存款2万元偿还短期借款2万,等式两边同时减少2万,即资产4=负债1+所有者权益3,银行存款1.5万元购买设备是资产内部的变化,不影响总额,所以资产总额为4万元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9-28 13:26 22次浏览 精华 ‌1.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 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 B. 企业生产的产品 C. 公司股东会决议 D. 商场促销活动 ‌老师这个题我不太会选。感觉好像都对。 选项A: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 征税行为是税务机关履行征税义务、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所指向的“行为”,属于经济法律关系中的“行为客体”( 如税收征管关系中,双方权利义务围绕征税行为展开 ),符合客体定义。 ​ 选项B:企业生产的产品 产品属于具有经济价值的“物”,是经济法律关系中常见的客体( 如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指向产品 ),符合客体定义。 ​ 选项C:公司股东会决议 股东会决议是公司内部的决策文件,仅约束公司内部股东或管理层,不直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中主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即外部主体的权利义务不会围绕“决议”本身展开 ),不属于客体。 ​ 选项D:商场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是商场的营销行为,但本身不直接成为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 如消费者与商场的权利义务指向促销的商品或服务,而非“活动”本身 ),不属于客体。 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B。 专业指导-鱼儿老师 2025-09-28 13:43 22次浏览 精华 可以解释一下吗? 这道题考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相关性”的定义。 根据会计知识,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它的作用就是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现在的财务状况等情况作出评价,同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情况作出预测。 题目中的表述与相关性的这一作用相符,所以答案是A,对。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9-28 15:32 26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