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各科目备考时长需要多少?备考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6-25 16:01:41

注会专业阶段一共有六科,需要在规定时间里通过这六科,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为了尽快拿到注会证书,在参加考试之前,考生都会进行规划,避免时间浪费。那么,注会各科目备考时长需要多少?备考先后顺序是怎样的?具体可以看看之了君的详细介绍。

注会各科目备考时长需要多少?备考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推荐阅读: 2025年注册会计师报名费用各地汇总

一、注会各科目备考时长需要多少?

(1)会计:400 - 500小时

会计是注会考试的基础科目,内容繁多且复杂,涉及众多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方法。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等章节难度较大,需要考生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和掌握。对于零基础考生而言,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构建知识框架,理解会计原理;而有会计基础的考生,备考时间可适当缩短,但仍需保证足够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

(2)审计:350 - 450小时

审计的教材语言晦涩难懂,专业术语多,很多考生初学时会感觉一头雾水。审计流程、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内容需要考生深入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考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审计思维,这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3)财管:300 - 400小时

财管公式多、计算量大,对考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像投资项目决策、企业价值评估等章节,涉及大量的公式推导和计算。考生需要通过大量做题来熟悉公式运用,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因此备考过程中要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

(4)税法:250 - 350小时

税法知识点琐碎,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容易混淆,且政策变化频繁。考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备考时,考生要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知识,并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经济法:200 - 300小时

经济法主要是记忆法律条文,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等章节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考生可以通过结合案例来理解法律规定。虽然经济法相对其他科目难度较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保证足够的复习时间,避免遗忘。

(6)战略:180 - 250小时

战略科目内容较为抽象,主要考查考生的战略思维和分析能力。教材中的战略模型和理论需要考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备考时,考生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做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会各科备考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备考先后顺序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及基础等进行选择。一般不会单独考一科,而是一次性报考两科或三科,常见搭配如下:

1、优先选择“会计+税法+审计”组合

会计是核心科目,与审计、税法关联紧密。学习会计能为后续科目打下基础,而税法中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内容常与会计处理交叉,审计则需熟悉企业财务流程。三者联动可提升知识连贯性,降低备考压力。

适用人群:基础较好、希望快速通过3科的考生。

2、“财管+战略”协同突破

财务成本管理(财管)侧重计算与模型应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战略)强调案例分析与商业思维,两科逻辑相通,战略部分常涉及财管工具(如SWOT分析、平衡计分卡),搭配学习可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适用人群:擅长分析、目标清晰的在职考生。

3、“经济法+税法”分散风险

经济法以法律条文为主,记忆要求高;税法需紧跟政策更新(如2025年个税改革),两者内容差异较大,但均属偏文科科目,适合搭配备考以平衡难度。

适用人群:时间有限、需稳定通过2科的考生。

以上就是关于“注会各科目备考时长需要多少?备考先后顺序是怎样的?”的全部内容。注会备考是一场持久战,考生需要根据各科目特点和自身基础,合理规划备考时长与先后顺序。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才能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