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税的金额怎样才能算出含税金额?公式是什么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7-04 15:21:23

新手财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发票和相关业务。因此,对于一些基础会计知识点信息最好是提前去学习了解一下,比如含税和不含税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不含税的金额怎样才能算出含税金额?公式是什么?下面,之了君给大家分析一下。

不含税的金额怎样才能算出含税金额?公式是什么

一、不含税金额计算含税金额的公式与应用

(一)价外税(以增值税为例)

1.计算公式: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税率),其中税额=不含税金额×税率。

2.示例:若购买商品的不含税价格为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则:
含税金额=10000×(1+13%)= 11300元(税额=10000×13%=1300元)。

(二)价内税(以消费税为例)

1.计算公式: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税率),适用于消费税等价内税(税金包含在价格中)。

2.原理说明:价内税的含税价由成本、利润和税金组成,税金=含税价×税率。例如某消费品的成本+利润为85元,消费税率为15%,则:
含税金额=85÷(1-15%)= 100元(税金=100×15%=15元)。

二、含税价与不含税价的核心区别

1.含税价:包含税金的计税价格,由成本、利润和税金构成。例如商品交易价格为含税价时,购买者支付的金额已包含税费。

2.不含税价:不包含税金的计税价格,仅由成本和利润构成。

三、发票上的金额含义

1.增值税专用发票:

确区分“金额”(不含税价)和“税额”,“价税合计”为含税金额,方便企业进行税务抵扣核算。

2.增值税普通发票:

通常“金额”栏显示价税合计(含税金额),部分普票会分别列示不含税价和税额(如折叠式普票)。

四、实务注意要点

税点与税率:“税点”是税率的通俗说法(如13个点即13%税率),需根据业务性质确认适用税率或征收率(如小规模纳税人可能适用3%征收率)。

公式选用:计算前需明确税种属性——增值税等价外税用“×(1+税率)”,消费税等价内税用“÷(1-税率)”,避免混淆。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不含税金额计算含税金额的方法已有清晰认识。若在实务中遇到其他疑问,欢迎到之了课堂学习更多财税知识,提升实操能力。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