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备考2026年高级会计考试要怎么准备?主要学哪些内容
“高级会计”四个字,对很多财务人来说,既是职业天花板,也是身份分水岭。不少小伙伴可能已经意识到:2026年高级会计考试不是从报名开始,而是从这一刻就已经倒计时。从官方教材上市,评审材料提交等,留给大家“慢热”的时间不足一年。那么到底现在开始备考2026年高级会计考试要怎么准备呢?主要学哪些内容呢?接下来,之了君来和大家说一说。

现在开始备考2026年高级会计考试要怎么准备?主要学哪些内容?
一、高级会计备考先厘清“考”“评”双线任务
高级会计考试实行“全国统考+省市评审”双轨制。统考只考《高级会计实务》一科,题型全是案例分析,总分100,60分及格;评审则要求递交业绩、论文、继续教育等佐证。两条线必须同时达标,任何一条掉链子都要再来一年。因此,备考不能“先考后评”,而要“考评一体”:复习教材时同步积累业绩素材,撰写论文时反向巩固考点,才能做到时间复用、事半功倍。
二、2026新教材预测:结构稳定、内容增量15%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已明确,2026年继续沿用2022版大纲框架,即“企业会计+政府会计+财税金融+内部控制+战略与风险”五大模块。变动集中在:
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数据资源、售后租回)
2.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6号(PPP、社保基金)
3.《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落地案例
4.ESG披露与可持续报告指引(财政部征求意见稿)
在拿到新教材前,可用2025版“核心考点手册”+“新增专题讲义”过渡,确保新考点不遗漏、旧考点不遗忘。
三、四轮复习法:把“厚书读薄,薄书读透”
● ①破冰轮(现在—2025年12月):
目标:建立框架,熟悉语言。
工具:2025教材+精讲视频+思维导图。
每日2小时,先听一章课,再画一张图,最后做章节客观题,错误率≤30%即可过关。
● ②深化轮(2026年1—3月):
目标:吃透准则,掌握模型。
工具:新教材+案例题。
每周完成2个综合案例,手写分录+计算过程,拍照提交班主任批改,重点纠正“会算不会写”的失分点。
● ③模考轮(2026年4—5月):
目标:限时输出,规范表达。
工具:机考模拟系统+人工精批。
每两周一次全真机考,严格3小时闭卷;考后1小时内收看直播讲评,把“采分词”整理成个人模板,确保写到即得分。
● ④冲刺轮(2026年6—7月):
目标:查漏补缺,固化记忆。
工具:三色速记本+语音微课。
红色代表必背政策原文,蓝色代表易混计算步骤,绿色代表万能写作句式;利用通勤碎片时间循环听,达到“一听能背,一背能用”。
四、业绩与论文“前置生产”
评审材料中最卡人的是“业绩”和“论文”。业绩要突出“参与—主导—成效”三级跳,建议从现在就建立“周记”制度:每周五把本周参与的预算、融资、并购、内控、信息化等工作按“背景—任务—行动—结果”四段式记录,年底即可直接生成3—5篇高质量业绩报告。
论文则建议“复习哪个模块,就写哪个方向”,例如学到“政府会计”就写《政府会计双体系平行记账实务探析》,学到“ESG”就写《碳排放权资产确认与计量研究》,让复习与写作相互赋能,避免“考完再挤牙膏”。
五、常见误区提醒
1.只听课不做题:高会考的是“写”,不是“听”;不动笔永远不知道“政府单位年末结转”会卡在哪一步。
2.盲目追热点忽视基础:新准则分值高,但70%的分数仍来自“长投合并、收入金融工具、所得税”等常青树。
3.论文临时抱佛脚:省级以上刊物从投稿到出刊平均6个月,2026年3月前必须拿到录用通知,现在就要选题、撰稿、投稿。
六、时间轴总览(倒排表)
2025年11月:开通课程,建立档案,完成破冰轮
2025年12月:初稿论文选题,撰写业绩周记
2026年1月:拿到新教材,启动深化轮
2026年3月:论文投稿,完成二轮复习
2026年4月:第一批模考,查漏补缺
2026年5月:第二批模考,固化模板
2026年6月:打印继续教育等证明,提交评审初审
2026年7月:参加全国统考
2026年9月:成绩公布,资格复核
2026年10—12月:省市评审答辩,公示拿证
以上就是关于现在开始备考2026年高级会计考试要怎么准备、主要学哪些内容的分享,可供大家阅读。高级会计考试新一轮备考已经开始,如果大家对于报名、备考等还有疑问,或想要针对性学习提升,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