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章节知识抢先学!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3)

来源:之了课堂
2024-12-13 14:12:10

随着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的临近,提前掌握关键章节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之了君将继续给大家带来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3)的相关知识点,赶快来学习吧!

2025年中级会计教材变动预测解读(3科汇总)考生建议了解

2025年中级会计章节知识点抢先学(3科汇总)备考快人一步

一、利率的计算

1.插值法

(1)复利计息方式下,已知现值(或者终值)系数,查阅相应的系数表,如果能在表中查到相应的数值,则对应的利率就是所求的利率。

(2)在系数表中不能查到相应数值时,则可以使用内插法(也叫插值法)计算。

2.实际利率的计算

(1)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实际利率

一年多次计息时,给出的年利率为名义利率,按照复利计算的年利息与本金的比值为实际利率。其计算如下:

2025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章节知识抢先学!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3)

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

若每年计息一次,实际利率=名义利率。若每年计息多次,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在名义利率相同的情况下,一年计息次数越多,实际利率越大。

(2)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并不是投资者能够获得的真实收益,它还与货币的购买力有关。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投资者所得的货币购买力会贬值,因此投资者所获得的真实收益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就是实际利率。三者存在如下关系: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

提示:

如果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则实际利率<0,即实际利率可能为负数。

二、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

风险是指收益的不确定性。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标准差率等。

2025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章节知识抢先学!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3)

【说明】反映预计收益的平均化,不能直接用来衡量风险。

2025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章节知识抢先学!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3)

【说明】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方差/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

2025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章节知识抢先学!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3)

【说明】无论期望值是否相同,均为标准差率越大,风险越大。

三、证券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1.证券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证券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组成证券资产组合的各种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其权数为各种资产在组合中的价值比例。

2.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及其衡量

(1)证券资产组合风险的衡量

式中,σp表示证券资产组合的标准差,衡量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

σ1和σ2分别表示组合中两项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

w1和w2分别表示组合中两项资产所占的价值比例;

ρ1,2为相关系数,反映两项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程度。

(2)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ρ反映两项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程度,它介于区间[-1,1]。ρ不同的取值对组合风险分散的情况如下所示:

①当ρ=1时,两项资产完全正相关,收益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资产组合不能抵消任何风险;

②当-1<ρ<1时,资产组合可以分散部分风险;

③当ρ=-1时,两项资产完全负相关,收益率变化方向相反,变化幅度相同,资产组合可以充分地相互抵消,甚至完全消除,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提示:

(1)在实务中,相关系数ρ通常不等于1或者-1,因为两种证券之间几乎不可能完全正相关或者完全负相关。

(2)在资产组合中资产数目较低时,增加资产的个数,分散风险的效应会比较明显;

但资产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资产的个数,风险分散的效应就会逐渐减弱。

通过本文的解析,相信大家对货币时间价值中的利率的计算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是中级会计考试的重点,也是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财务工具。希望大家能继续深化学习,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并在财务管理领域不断精进。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