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一,A公司对甲、乙和丙三条生产线应如何认定资产组并说明理由。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甲生产线、乙生产线、丙生产线和办公楼各自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

应当将甲和乙生产线认定为一个资产组(1分),丙生产线认定为一个资产组(1分)。
理由:甲生产线和乙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根据内外部滤芯生产订单灵活调整,甲和乙生产线的未来现金流入不能单独地确定,甲和乙生产线共同生产的滤芯存在活跃市场,可以带来独立的现金流量,因此,应当将甲和乙生产线认定为一个单独的资产组。(1分,答出甲和乙独立现金流得1分)
丙生产线生产的净水器存在活跃市场,可以带来独立的现金流量,应当认定为一个单独的资产组。(1分,答出丙独立现金流得1分)
办公楼分摊到甲和乙生产线的账面价值=1800×(750+1050)/(750+1050+1200)=1080(万元);
办公楼分摊到丙生产线的账面价值=1800×1200/(750+1050+1200)=720(万元);
包括分摊办公楼账面价值的甲和乙资产组账面价值=750+1050+1080=2880(万元),其可收回金额为2400万元,则分摊了办公楼账面价值的甲和乙资产组的减值金额=2880-2400=480(万元),其中分摊给办公楼的减值金额=480×1080/2880=180(万元),分摊给甲和乙资产组的减值金额=480-180=300(万元);
甲生产线应确认的减值金额=300×750/(750+1050)=125(万元)(2分);
乙生产线应确认的减值金额=300-125=175(万元)(2分);
包括分摊办公楼账面价值的丙生产线账面价值=1200+720=1920(万元),其可收回金额为1800万元,则分摊了办公楼账面价值的丙生产线的减值金额=1920-1800=120(万元),其中分摊给办公楼的减值金额=120×720/1920=45(万元);
分摊给丙生产线的减值金额=120-45=75(万元)。(2分)
综上,办公楼应确认的减值金额=180+45=225(万元)。(2分)

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成本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选项B不正确,当选;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存货按照其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选项D不正确,当选。

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中体现),选项B、C当选。

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选项D不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