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差度量的是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包括系统和非系统风险,选项B不当选。只有当相关系数等于1时,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才等于被组合各证券标准差的算术加权平均值,选项D不当选。

甲公司生产N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2024年7月投入生产N产品500台,单位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12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65800元,其他资料如下表所示。甲公司生产采用约当产量法(先进先出法)确定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应计入N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是( )元
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约当产量=100×(1-30%)=70(件),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量=400-100=300(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00×50%=100(件),本月应计入N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70+300+100)×120=56400(元)。

甲公司某项作业的成本Y,存在三个成本动因X1,X2,X3,公司搜集整理了近期的相关历史数据,采用直线回归法分别就X1,X2,X3模拟Y的1元线性成本函数得出如下结果:
Y=9000+6X1(R2=0.1)
Y=20000+6X2(R2=0.4)
Y=5000+350X3(R2=0.8)
其中,函数中的常数为周固定成本,公司采用成本加成法为对外提供的该项作业进行定价,价格为完全成本加成的10%,如果某订单需要3周完成,消耗X1,X2,X3的数量分别为18000,6000,500单位,那么基于最优成本函数预计成本制定的订单价格为( )元。
R2称为决定系数,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越接近1,回归线拟合程度越高,所以最优成本函数为Y=5000+350X3(R2=0.8)。订单价格=(5000×3+350×500)×(1+10%)=209000(元)。

在考虑企业所得税但不考虑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根据MM理论,财务杠杆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MM理论,在考虑企业所得税但不考虑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有税有负债企业的价值=有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利息抵税收益的现值,由于财务杠杆增加导致债务增加,所以利息抵税收益的现值增加,公司价值增加,选项C、D当选。有税有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有税无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风险溢价,财务杠杆增加导致风险增加,风险溢价增加,权益资本成本增加,选项A当选。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下降,选项B不当选。

甲公司预算和实际情况如下表所示: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由上表可知,收入差异为-90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的作业量差异为-30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收入支出差异为0,成本费用的作业量差异为-600万元。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还原后的各成本要素汇总金额与还原前的成本汇总金额相同,否则成本还原就失去了意义,选项C不当选。通过成本还原,仅能够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选项D不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