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有关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双支柱”方案的表述中,属于支柱一方案内容的是(  )。
  • A.将超过收入10%的利润定义为“剩余利润”
  • B.收入纳入规则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分配补足税
  • C.设置公式化经济实质排除
  • D.对于应税规则,最低税率为名义税率9%
本题来源:注会《税法》真题(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B、C、D,属于支柱二方案内容,选项B、C、D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属于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是(  )。
  • A.房地产的代建
  • B.房屋公允价值评估增值25%
  • C.房地产的出租
  • D.房地产企业用建造的房地产安置回迁户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的行为征税,房地产的代建行为、评估增值、出租均未涉及权属改变,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选项A、B、C不当选。房地产企业用建造的房地产安置回迁户的,安置用房视同销售处理,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新加坡甲公司依技术合同约定,于2023年2月5日首次派遣15名员工到我国境内某县城为境内乙公司提供技术服务,4月15日完成工作回国,收取合同约定价款212万元(含税),甲公司在我国境内无固定场所和其他业务,下列关于甲乙公司税务处理中,符合税法规定的有(  )。
  • A.乙公司应代扣代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0.84万元
  • B.甲公司应就该技术合同缴纳印花税
  • C.甲公司在我国境内构成常设机构
  • D.乙公司应代扣代缴的增值税税额为12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

境外单位和个人向境内销售服务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选项 A 不当选。在中国境内书立或在中国境外书立境内使用应税凭证的,当事人各方(甲、乙)均应缴纳印花税,选项 B 当选。甲公司 15 名员工在我国提供劳务累计未超过 183 天,不构成常设机构,选项 C 不当选。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乙公司)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应扣缴税款 =212÷(1+6%)×6%=12(万元),选项 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税种中,以国家法律形式发布实施的有(  )。
  • A.资源税
  • B.车船税
  • C.印花税
  • D.房产税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房产税是经全国人大授权,由国务院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实施的,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某集采、洗选为一体的铁矿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拥有甲、乙两座矿山。甲矿山的剩余开采年限为3年,乙矿山发现页岩层,2024年7月部分经营情况如下:

(1)甲矿山开采铁原矿500吨,企业支付从坑口到洗选地的运输费用0.3万元,取得增值税发票。将其与外购不含增值税价格为8万元的铁原矿一起加工成铁精粉480吨,当月销售400吨,取得不含增值税销售额40万元(含从洗选地到车站的运输费用0.4万元,取得增值税发票)。

(2)从乙矿山的页岩层中开采天然气20万立方米,销售19.5万立方米,双方约定不含增值税销售额19.5万元,其他0.5万立方米用于职工食堂,开采过程中疏干排水1万立方米。

(其他相关资料:该企业所在省铁原矿税率为8%,铁精粉税率为4%,天然气税率为6%;该企业所在地水资源税地表水为每立方米1元,地下水为每立方米3元;该企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可以扣除。

理由:纳税人以外购原矿与自采原矿混合洗选加工为选矿产品销售,准予从销售额中扣减外购原矿的购进金额。

[要求2]
答案解析:该企业7月应缴纳的铁矿石资源税=(40-0.4-8×8%÷4%)×4%×(1-30%)=0.66(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该企业7月应缴纳的天然气资源税=19.5÷19.5×(19.5+0.5)×6%×(1-30%)=0.84(万元)
[要求4]
答案解析:该企业7月疏干排水的水资源税=1×3=3(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位于市区的某生产节能产品的科技公司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10 000万元(含高新技术产品收入5 500万元),其他收益500万元,营业成本2 000万元,税金及附加200万元,管理费用3 000万元,销售费用500万元,财务费用300万元,营业外支出500万元,自行核算的利润总额4 000万元。2024年2月该企业进行2023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聘请了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发现如下事项:

(1)3月1日,将郊区占地1 000平方米的仓库用于出租,该仓库为2016年购入,原值500万元。合同载明一次性收取2023年不含税租金10万元,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未缴纳印花税。2023年未就该仓库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2)6月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商铺进行装修,改造花费500万元。已知租赁期为5年,装修费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

(3)7月收到政府发放的科技补贴500万元,符合不征税收入确认条件,企业将其计入其他收益,并将补贴收入金额全部用于项目研发。汇算清缴时,财务人员拟作为不征税收入申报。

(4)9月向省政府设立的自然科学基金出资400万元,用于基础研发;向某财经大学出资100万元,用于市场调研。

(5)12月生产、销售节能产品1万件,按政策规定,节能产品的财政补贴为10元/件,该家企业共收到补贴10万元。已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及相关税费,财务人员拟将该收入作为不征税收入申报。

(6)向自然人股东王某借款1 000万元,并支付全年利息5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已知王某对企业的权益性投资400万元,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4%,企业无法提供符合独立交易的原则资料。

(7)企业投入1 800万元研发费用,用于研发节能技术,尚未形成无形资产,其中500万元来自于7月收到的科技补贴。另外,投入200万元用于为顾客提供节能产品的技术支持活动。

(其他相关资料:房产税减除比例为30%,城镇土地使用税为6元/平方米,租赁合同印花税税率为1‰。)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企业应缴纳的房产税=500×(1-30%)×1.2%×2÷12+10×12%=1.9(万元)

企业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1 000×6÷10 000=0.6(万元)

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10×5%=0.5(万元)

企业应缴纳的印花税=10×1‰=0.01(万元)

企业应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增值税和印花税合计数=1.9+0.6+0.5+0.01=3.01(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企业应调增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500-[(500÷5)×6÷12]=450(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财务人员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项目研发)所形成的费用或形成的资产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如果作为征税收入,该科技补贴用于项目研发的支出不仅可以税前扣除,还可以享受研发费用 100% 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从而享受到更低的税负。

[要求4]
答案解析:企业应调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400(万元)
[要求5]
答案解析:

财务人员的选择不合理。

理由:企业按照市场价格销售货物,凡由政府财政部门根据企业销售货物的数量、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全部或部分资金支付的,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因此财务人员拟将该补贴收入作为不征税收入的选择不合理。

[要求6]
答案解析:企业应调增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50-2×400×4%=18(万元)
[要求7]
答案解析:较低税负下,企业应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1 800(万元)
[要求8]
答案解析:

企业不能作为高新技术企业。

理由:该企业2023年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5 500÷10 000×100%=55%<60%,不满足高新技术企业条件。

[要求9]
答案解析:

较低税负下,2023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4 000-1.9-0.6-0.01+450-400+18-1 800=2 265.49(万元)

应纳税额=2 265.49×25%=566.37(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