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关于发票印制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票应当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
  • B.发票实行定期换版制度
  • C.发票只能使用中文印制
  • D.

    在境外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经批准可以在境外印制发票

本题来源:2025年《财政税收》模考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发票管理。

【选项B错误】发票实行不定期换版制度。

【选项C错误】发票应当使用中文印制。民族自治地方的发票,可以加印当地一种通用的民族文字。有实际需要的,也可以同时使用中外两种文字印制。

【选项D错误】禁止在境外印制发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税收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狭义的税收制度包括税收法律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
  • B.税收制度的研究对象是根据一国现实的生产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情况,研究税种、税目、税率的配置和设计,为税制改革、税收立法提供理论和可行的依据
  • C.狭义的税收制度从税收管理的角度来研究税制
  • D.广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制度。

【选项A错误】广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它包括国家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体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等。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法律制度,主要是从税收管理的角度来研究的税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政府预算监督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是(    )。
  • A.对财政收支的审查
  • B.对财政预算的审批
  • C.对财政收支的审计
  • D.对财政预算的反馈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和监督制度。

政府预算监督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对财政收支的审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下列指标中,在质的方面对经济增长进行衡量的是(    )。
  • A.人口指标
  • B.人均占有国民收入
  • C.可持续发展
  • D.国民收入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目标。

对经济是否增长的评价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在质的方面,对现代国家的经济增长应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角度来衡量。在量的方面,对于衡量社会经济增长状况,一般采用国民收入指标、人口指标、人均占有国民收入指标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来反映。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个人唯一住房不在强制执行范围内
  • B.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只能由公安机关做出
  • C.如果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就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 D.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 E.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主要针对纳税人未缴纳税款,不包括其未缴纳税款的滞纳金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款征收的管理。

【选项B错误】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行政强制的一种,是对纳税人拖欠税款的行为由税务机关采取的一种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选项C错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选项E错误】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有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D。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房屋、建筑物除外),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本题中设备购置价为600万元,不得税前一次性扣除,可以选择同会计的处理,以计提折旧的方式税前扣除。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本题是2024年12月购入,于2025年1月起计提折旧。因此,2024年12月准予扣除的数额为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调减=500+(700-100-500)×50%=55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业务(4)的研发费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纳税调减=300×100%=300(万元)。

业务(4)的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8 000+700)×5‰=43.5(万元),扣除限额2=80×60%=48(万元),业务招待费纳税调增=80-43.5=36.5(万元)。

业务(5)广告费:广告费扣除限额=(8 000+700)×15%=1 305(万元)<实际发生额1 50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 500-1 305=195(万元)。

业务(4)(5)合计纳税调减68.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按照100%加计扣除,因此残疾人工资纳税调减50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400×14%=56(万元)<实际发生额1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0-56=64(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400×8%=32(万元)<实际发生额33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3-32=1(万元)。

拨缴工会经费扣除限额=400×2%=8(万元)<实际发生额18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8-8=10(万元)。

业务(8)合计纳税调增=64+1+10-50=2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5]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研发设备600万元,从2024年1月起计算折旧扣除,2023年度不计算折旧扣除。

会计利润=8 000-5 100+700-100-800-1 800-200+150+180-130-200=700(万元)

业务(7):取得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纳税调减150万元。

业务(9):税收滞纳金和补缴高管个人所得税,不得在税前扣除。纳税调增=7+15=22(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700会计利润-550技术转让所得纳税调减-300研发费用纳税调减+36.5业务招待费纳税调增+195广告费纳税调增-150国债利息收入纳税调减-50残疾职工工资纳税调减+64职工福利费纳税调增+1职工教育经费纳税调增+10工会经费纳税调增+22税收滞纳金和补缴高管个人所得税纳税调增=-21.5(万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