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职业生涯管理的注意事项。
管理能力型,这类人的特点是追求一般性管理工作,且责任越大越好;具有强烈的升迁动机,以提升等级和收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具有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的强强组合特点,但对组织有很强的依赖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俄亥俄大学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一系列关于领导的行为研究。他们使用领导行为描述问卷来分析各种团体和情境中的领导。他们的研究事先并不强调领导行为是否有效,即好领导与坏领导,而是寻找领导行为的独特方面。通过对问卷答案做因素分析,聚焦到两个维度:关心人和工作管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均可享受本人月工资数倍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伤残级别 | 伤残补助金标准 | 伤残津贴标准 | 本人工资 |
一级伤残 | 27个月的本人工资 | 本人工资的90% |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
二级伤残 | 25个月的本人工资 | 本人工资的85% | |
三级伤残 | 23个月的本人工资 | 本人工资的80% | |
四级伤残 | 21个月的本人工资 | 本人工资的75% | |
五级伤残 | 18个月的本人工资 | 本人工资的70% | |
六级伤残 | 16个月的本人工资 | 本人工资的60% | |
七级伤残 | 13个月的本人工资 | —— | |
八级伤残 | 11个月的本人工资 | —— | |
九级伤残 | 9个月的本人工资 | —— | |
十级伤残 | 7个月的本人工资 | ——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包括:
(1)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4)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5)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6)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劳动法律责任形式。
劳动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一般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违反劳动法的行政处罚是指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有关单位及其责任人员、劳动者实施的行为制裁,具体形式包括警告、责令改正、责令停止、查封、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分一般是指行政管理机关对其公务人员或用人单位给予其职工的惩戒。
(2)民事责任是指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刑事责任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进行制裁的法律责任,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和机制。
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和机制包括:
(1)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
(2)集体合同制度:本单位职工与用人单位。【选项A】
(3)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的依据。
(4)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选项B】
(5)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一调、一裁、两审。【选项C】
(6)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工会代表、雇主代表。【选项D】
(7)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行政执法活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