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根据关税的有关规定,运往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其他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  )为基础审查确定关税完税价格。
  • A.境外修理费和料件费
  • B.境外料件费以及该货物复运进境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 C.境外修理费以及该货物复运进境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 D.境外修理费和料件费以及该货物复运进境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运往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其他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境外修理费和料件费为基础审查确定关税完税价格。
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4年税务师《税法(Ⅰ)》第二次万人模考
去题库练习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企业与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4年5月甲企业用自产的不含税市场价为8000元的A产品与乙企业生产的B产品进行等价交换(A、B两种产品均适用基本税率),甲企业将换入的B产品用于集体福利,乙企业将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双方互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列关于此项业务的增值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
  • A.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应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B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 B.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应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A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 C.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不缴纳增值税
  • D.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
  • E.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
答案解析
答案: B,E
答案解析:纳税人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的,双方都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及进项税额。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的销项税额=8000×13%=1040(元),甲企业换入的B产品由于用于集体福利,所以不得抵扣B产品的进项税额,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的销项税额=8000×13%=1040(元),乙企业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8000×13%=1040(元),则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1040=0;所以选项B、E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增值税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办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高档化妆品属于核定扣除试点范围
  • B.核定扣除的纳税人购进农产品以外的货物不再凭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 C.在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时,扣除率为购进货物的适用税率
  • D.采用成本法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时,耗用率由试点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核定
  • E.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时,平均购买单价包括买价之外单独支付的运费
答案解析
答案: A,B,C,E
答案解析:选项A,自2012年7月1日起,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选项B,试点范围的纳税人购进农产品不再凭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购进除农产品以外的货物、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增值税进项税额仍按现行有关规定抵扣。选项C,扣除率为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选项E,平均购买单价不包括买价之外单独支付的运费和入库前的整理费用。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车辆属于车辆购置税应税车辆的有(  )。
  • A.汽车挂车
  • B.电动摩托车
  • C.叉车
  • D.有轨电车
  • E.汽车
答案解析
答案: A,D,E
答案解析:车辆购置税的征税对象包括汽车、有轨电车、汽车挂车、排气量超过150毫升的摩托车。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推土机等轮式专用机械车,以及起重机(吊车)、叉车、电动摩托车,不属于应税车辆。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跨县(不在同一地级行政区域内)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纳税人应按照工程项目分别计算应预缴税款并分别预缴
  • B.跨县提供建筑服务是指纳税人在其机构所在地以外的县提供建筑服务
  • C.纳税人以预缴税款抵减应纳税额,应以完税凭证作为合法有效凭证
  • D.一般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计算应预缴税款
  • E.小规模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计税依据计算应预缴税款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选项E,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计算应预缴税款。
点此查看答案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