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为非金融企业,2023年至2024年发生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交易和事项如下:
资料一:2023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569万元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利息,到期偿还面值。该债券的面值为1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年利率为3%。甲公司将该债券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资料二:2023年12月31日,因该债券的市场利率上升,导致其公允价值下跌至1510万元。且甲公司根据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损失准备40万元。
资料三:2024年1月1日,甲公司以1510万元的价格将持有的乙公司债券出售,当日即收到出售价款。
其他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2023年1月1日,取得乙公司债券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1500
——利息调整69
贷:银行存款1569
甲公司2023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实际利息收入=1569×3%=47.07(万元),相关分录如下:
计提债券利息:
借: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1500×4%)60
贷:投资收益(1569×3%)47.07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12.93
收到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60
贷: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60
2023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综合收益46.07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569-12.93)-1510]46.07
计提损失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40
贷:其他综合收益40
2024年1月1日,出售债券:
借:银行存款1510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46.07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1500
——利息调整(69-12.93)56.07
同时,结转其他综合收益:
借:投资收益6.07
贷:其他综合收益(46.07-40)6.07



甲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假设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23年1月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2500
贷:银行存款 2500
2023年12月3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000-2500)15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500
2024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4000+40000)440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2500
——公允价值变动 1500
银行存款 40000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1500
贷:盈余公积1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50
综上所述,选项A、B、D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