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甲企业2024年1月委托乙企业加工一批实木地板,甲企业提供的材料成本为20万元,乙企业收取不含税加工费8万元,当月加工完毕后全部收回,已知乙企业同类实木地板的不含税售价为30万元。甲企业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实木地板领用一半用于继续生产高级实木地板,当月生产完成后全部对外出售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50万元,剩余的一半实木地板收回后直接出售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20万元。已知实木地板的消费税税率为5%。则甲企业当月应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消费税(  )万元。
  • A.

    2

  • B.

    2.45

  • C.

    1.75

  • D.

    2.56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委托方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为直接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不属于直接出售,需按照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乙企业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30×5%1.5(万元);由于甲企业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实木地板的一半直接对外出售,且售价20万元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15万元(30×50%),则这部分实木地板需按照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甲企业当月应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消费税2050)×5%1.52(万元)。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4年税务师《税法(Ⅰ)》第一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税率中最能体现税收负担纵向公平的税率形式是(  )。

  • A.行业比例税率
  • B.超额累进税率
  • C.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 D.定额税率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累进税率,是指同一课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表现为将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适用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包括最低税率、最高税率和若干等级的中间税率一般多在收益课税中使用。它可以更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问题。选项B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在关税税则中,预先按产品的价格高低分档制定若干不同的税率,根据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增减进出口税率的关税是(  )。

  • A.选择税
  • B.滑动税
  • C.复合税
  • D.差别税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滑动税又称滑准税,是在税则中预先按产品的价格高低分档制定若干不同的税率,然后根据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增减进出口税率的一种关税。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某货物运输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8月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取得不含税收入500000元;出租闲置车辆取得含税收入69000元;提供车辆停放服务,取得含税收入30000元,以上业务均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该企业当月销项税额是(  )元。
  • A.94056.92
  • B.55415.12
  • C.95258.12
  • D.54152.04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提供货物运输服务,按交通运输服务缴纳增值税,税率是9%;出租闲置车辆,按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税率是13%;提供车辆停放服务,按不动产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税率是9%。该企业当月销项税额=500000×9%+69000÷(1+13%)×13%+30000÷(1+9%)×9%=55415.12(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增值税的征收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 B.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的当天
  • C.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货物的当天
  • D.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增值税税款,可以在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抵减不完的,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 E.总、分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增值税纳税人,应当分别申报纳税,经批准可由总机构汇总纳税
答案解析
答案: A,D,E
答案解析:

选项B,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选项C,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

2024年3月,某A市区甲建筑企业(一般纳税人)在外省B县城取得建筑工程款1090万元(含增值税),当月该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60万元。该项目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该建筑企业应在B地预缴增值税20万元

  • B.

    该建筑企业应在B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1.6万元

  • C.

    该建筑企业应在A地实际缴纳增值税10万元

  • D.

    该建筑企业应在A地申报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1万元

  • E.

    该建筑企业在B地无需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选项A,该建筑企业应在B地预缴增值税=1090÷(1+9%)×2%=20(万元);选项B,该建筑企业应在B地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20×(5%+3%)=1.6(万元);选项C,该建筑企业应在A地实际缴纳增值税=1090÷(1+9%)×9%-60-20=10(万元);选项D,该建筑企业应在A地申报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10×(7%+3%)=1(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