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跌期权执行价格比市价低,处于虚值状态,选项A错误。该期权内在价值为0,选项B错误。时间溢价=3-0=3(元),选项C正确。如果股价跌到0,期权最大净收入=7-0=7(元),选项D错误。

下列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在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大于税后利息率的情况下,下列说方法正确的有( )。
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不变以及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大于税后利息率的情况下,提高税后经营净利率、缩短净经营资产周转天数(即提高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都有利于提高经营差异率,进而提高杠杆贡献率。所以选项A、B正确。提高税后利息率,可以降低杠杆贡献率,所以选项C正确。提高净财务杠杆,有利于提高杠杆贡献率,但是和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无关,所以选项D错误。

下列关于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在公司计划降低股价且股价上涨幅度不大时,可以通过股票股利将股价维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所以选项C当选。股票分割和股票股利均不会改变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所以不会改变资本结构,所以选项D当选。

A公司是一家高速成长的科技类上市公司,该公司股价目前为22元/股,预期股利0.715元/股,预计未来年增长率8%。目前因项目扩建急需筹资1亿元,拟按面值发行可转换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5%,每年末付息一次,期限5年,转换价格为25元,公司设定了可赎回条款,4年后公司有权以1050元的价格赎回该债券。市场上类似的普通债券税前资本成本为10%。为方便计算,假定转股必须在年末进行,赎回在达到赎回条件后可立即执行。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发行日每份纯债券的价值=1000×5%×(P/A,10%,5)+1000×(P/F,10%,5)
=50×3.7908+1000×0.6209 =810.44(元)
第4年年末每份纯债券的价值
=1000×5%×(P/A,10%,1)+1000×(P/F,10%,1)
=50×0.9091+1000×0.9091=954.56(元)
第4年年末股票价格=22×(1+8%)4=29.93(元)
转换比率=1000/25=40
第4年年末每份债券的转换价值= 29.93×40=1197.20(元)
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是纯债券价值和转换价值两者之中较高者,即1197.20元。
第4年年末的转换价值为1197.20元,赎回价格为1050元,投资人应当选择在第4年年末转股。
设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为K,则有:
1000=1000×5%×(P/A,K,4)+1197.20×(P/F,K,4)
当K=10%时,现值=50×3.1699+1197.20×0.6830=976.18(元)
当K=9%时,现值=50×3.2397+1197.20×0.7084=1010.08(元)
(K-9%)/(10%-9%)=(1000-1010.08)/(976.18-1010.08)
K=9.30%
股票的资本成本=0.715/22+8%=11.25%
股票的税前资本成本=11.25%/(1-25%)=15%
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应处于10%到15%之间,投资者和发行公司双方才会接受,本方案投资者不会接受。
设票面利率为R
当税前资本成本为10%时:
1000=1000×R×(P/A,10%,4)+1197.20×(P/F,10%,4)
1000=1000×R×3.1699+1197.20×0.6830
R=5.75%≈6% 筹资方案可行的最低票面利率为6%。
当税前资本成本为15%时:
1000=1000×R×(P/A,15%,4)+1197.20×(P/F,15%,4)
1000=1000×R×2.855+1197.20×0.5718
R=11.05%≈11% 筹资方案可行的最高票面利率为11%。
所以,当票面利率在6%至11%之间时,该筹资方案可行。

甲公司是一家建筑机械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是制造和销售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都需要通过同一台生产设备加工,该设备是公司约束资源,年加工能力10 000小时,公司年固定成本总额5 600万元。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预计2024年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的市场正常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
A型号 | B型号 | C型号 | |
市场正常销量(台) | 1500 | 1200 | 2000 |
单位售价(万元) | 30 | 24 | 16 |
单位变动成本(万元) | 24 | 16 | 10 |
单位约束资源消耗(小时) | 6 | 4 | 2 |
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24年初拟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加工设备,以解决约束资源瓶颈问题。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自行购置。借款10 000万元购买设备,年利率8%,预计设备使用4年,每年末支付维护费用40万元,4年后变现价值2 400万元。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5年后净残值率8%。
方案2:租赁。合同约定,租期4年,租赁费8 800万元,分4年偿付,每年初支付2 200万元,在租赁开始日首付,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租赁公司承担设备维护修理费。税前有担保借款利率8%。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
资料三:新增关键设备后,A型号建筑机械年生产能力增至1860台。现有乙建筑机械销售公司向甲公司追加订购A型号建筑机械,报价为每台26万元。相关情况如下:
情景1:假设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追加订货360台,为满足生产需要,甲公司需另外支付年专属成本380万元。
情景2:假设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年租金350万元,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
①A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30-24)/6=1(万元)
B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4-16)/4=2(万元)
C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6-10)/2=3(万元)
安排优先顺序为:C型号、B型号、A型号
因为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所以C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2000(台),B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1200(台),A型号建筑机械产量=(10000-2000×2-1200×4)/6=200(台)
②息税前利润总额=(30-24)×200+(24-16)×1200+(16-10)×2000-5600=17 200(万元)
税后借款利率=8%×(1-25%)=6%
税后有担保借款利率=8%×(1-25%)=6%
方案1:
折旧=10000×(1-8%)/5=1840(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10000-1840×4=2640(万元)
4年后变现现金流量=2 400-(2400-2640)×25%=2 460(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10000+40×(1-25%)×(P/A,6%,4)-1840×25%×(P/A,6%,4)-2460×(P/F,6%,4)=6561.44(万元)
方案2:该合同不属于选择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费每年2200万元,不可在税前扣除。
计税基础=2200×4=8800(万元)
折旧=8800×(1-8%)/5=1 619.2(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8800-1619.2×4=2 323.2(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2323.2×25%=580.8(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2200×(P/A,6%,4)×(1+6%)-1619.2×25%×(P/A,6%,4)-580.8×(P/F,6%,4)=6 217.89(万元)
方案1的总成本大于方案2的总成本,所以应该选择方案2,即选择租赁方案。
①情景1: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360×(26-24)-380=34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大于0,因此甲公司应接受追加订单。
设定价为X万元:
360×(X-24)-380>0,解得:X>25.06(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5.06~30万元。
②情景2:
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140台(1860-500-1500)。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
=500×(26-24)-140×(30-24)-350=-19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小于0,因此甲公司不应接受追加订单。
设定价为Y万元:
500×(Y-24)-140×(30-24)-350>0,解得:Y>26.38(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6.38~3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