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补价的情况,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补价的账面价值=(300-89)+15=226(万元)。


股份有限公司因减少注册资本而回购本公司股份,注销库存股时:
(1)回购价格高于回购股票的面值总额时: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先冲减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冲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股本溢价和盈余公积仍不足冲减的部分)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2)回购价格低于回购股票的面值总额时: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选项D、E正确。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1)选项B,现值指数法是净现值法的辅助方法,在各方案原始投资额现值相同时,实质上就是净现值法。(2)选项C,年金净流量法是净现值法的辅助方法,在各方案寿命期相同时,实质上就是净现值法。(3)选项E,投资回收期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投资的返本期限,但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和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净现金流量。

长江公司2022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 700万元,普通股平均每股市价为6元,2022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1)2022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6 000万股。
(2)2022年1月1日,长江公司按面值发行5 000万元的3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2%,利息每年年末计息一次。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 自发行结束后12个月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转股价格每股10元,即100元的债券可转化为10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甲公司根据有关规定在初始确认时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了负债和权益的分拆。假设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无转股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3%。
(3)2022年1月1日,长江公司发行1 200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2023年3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在行权日以每股5元的价格认购本公司新发行的1股普通股。
(4)2022年4月1日,长江公司新发行普通股2 0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7元。
(5)2022年11月1日,长江公司以每股5元回购600万股普通股以备激励员工。
长江公司按月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数,企业所得税税率 25%,不考虑其他因素。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000+2000×9/12-600×2/12=740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3700÷7400=0.5(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公允价值=5000×2%×(P/A,3%,3)+5000×(P/F,3%,3)=100×2.8286十5000×0.9151=4858.36(万元);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4858.36×3%×(1一25%)=109.31(万元);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5000÷10=500(万股);长江公司2022年因可转换公司债券而计算的增量股的每股收益=109.31÷500=0.22(元)。
长江公司2022年因发行认股权证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200—1200×5/6=200(万股)。
长江公司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3700+109.31)/(7400+500+200)=0.47(元)。

甲公司对周转材料采用“五五摊销法”核算,2022年甲公司管理部门领用一批周转 材料实际成本为8 600元,2023年3月该批周转材料全部报废,收回残料价值为500元,报废时甲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甲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领用时按其账面价值:
借:周转材料——在用 8600
贷:周转材料——在库 8600
(2)摊销时应按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 4300
贷:周转材料——摊销 4300
(3)报废时:
①周转材料报废时应补提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 4300
贷:周转材料——摊销 4300
②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500
贷:管理费用 500
③转销全部已提摊销额:
借:周转材料——摊销 8600
贷:周转材料——在用 8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