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黄河公司为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2年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23年4月18日。2022 年至2023年发生的有关销售业务如下:(1)2022年1月5日,与甲公司签订合同,销售单位成本为380元的 W 产品一批, 协议约定如下:甲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采购量不超过800件,每件产品销售价格为500元(不含增值税,下同);第一季度采购量超过800件,每件产品销售价格为450元。 因甲公司1月实际采购只有80件,黄河公司预计甲公司第一季度采购量不超过800件。 2022年2月,甲公司完成产能升级而增加了W产品的采购量,当月采购600件,黄河公司重新预计甲公司第一季度采购量将超过800件。截至2022年3月末,甲公司第一季度实际采购量为960件,以银行存款支付。(2)2022年2月10日,黄河公司向乙公司组合销售 X、Y、Z 产品,合同总价为14万元(不含增值税,下同),产品总成本为10万元。X 产品单独售价为8万元,Y 产品和Z产品的单独售价不可直接观察,采用市场调整法估计Y产品的单独售价为2万元, 采用成本加成法估计Z产品单独售价为6 万元,黄河公司经常以8万元的价格单独销售X产品;并将Y产品和Z产品组合以6万元的价格销售,黄河公司当日交付全部产品, 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相关款项。(3)2022年3月1日,黄河公司和丙公司签署M产品销售合同,每件售价1 280元(不含增值税,下同),无折扣、折让,销售数量为150件,单位成本是960元。当 日黄河公司交付50件M产品,剩余M产品在3个月内交付。4月1日,市场上出现竞争产品,单价为每件1 050元,为维护客户关系,当日黄河公司与丙公司达成协议,将剩余的100件M产品按每件1 050元的价格销售。黄河公司于5月30日交付剩余产品,款项存入银行。(4)2022年11月1日,黄河公司向丁公司销售200件N产品,单位售价为180元 (不含增值税,下同),单位成本为120 元,产品已经发出,款项尚未收到。同时销售协议约定,丁公司应于2022年12月31日支付货款,在2023年3月31日之前,丁公司有权退回没有损毁的N产品。黄河公司根据过去的经验,估计N产品的退货率为20%。 2022年12月31日,黄河公司重新估计退货率为10%。2023年3月31日,N产品实际退回15件。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1]针对事项(1),黄河公司2022年2月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 A、24.6
  • B、26.6
  • C、27
  • D、30
[要求2]针对事项(2),黄河公司组合销售应确认Z产品的售价(不含税)为(  )万元。
  • A、1.5
  • B、6
  • C、4.5
  • D、5.5
[要求3]针对事项(3),黄河公司将剩余100件M产品以每件1 050元销售,表述正确的有 (  )。
  • A、该变更属于交易价格变动
  • B、变更属于合同变更
  • C、应将变更部分作为一份单独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 D、应将变更部分作为原合同终止及新合同订立进行会计处理
  • E、应将变更部分作为原合同的一部分进行会计处理
[要求4]针对事项(4),2023年3月31日实际退回15件 N 产品,针对黄河公司2023年利润总额的影响为(  )元。
  • A、300
  • B、600
  • C、0
  • D、900
[要求5]上述交易和事项,对黄河公司“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影响为 (  )元。
  • A、101010
  • B、100659
  • C、101530
  • D、100542
[要求6]上述交易和事项,对黄河公司2022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额是(  )元。
  • A、141800
  • B、143000
  • C、143300
  • D、145800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 B
答案解析:

黄河公司2022年2月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600+80)×45080×500=266000(元)=26.6(万元)。

[要求2]
答案: C
答案解析:

X、Y、Z三种产品的单独售价合计为16万元,而该合同的价格为14万元,因此该合同的折扣为2万元,由于黄河公司经常将Y产品和Z产品组合在一起以6万元的价格销售,该价格与Y产品和Z产品单独售价合计金额的差额为2万元,与该合同的折扣一致,而X产品单独销售的价格与其单独售价一致,证明该合同的折扣仅应归属于Y产品和Z产品。因此,在该合同下,分摊至X产品的交易价格为8万元,分摊至Y产品和Z产品的交易价格合计为6万元,黄河公司应当进一步按照Y产品和Z产品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该价格在二者之间进行分摊。因此,各产品分摊的交易价格分别为X产品为8万元Y产品为1.5万元2/8×6),Z产品为4.5万元6/8×6)。

[要求3]
答案: B,D
答案解析:

价格折让是市场条件的变化引发,这种变化是黄河公司在合同开始日根据其所获得的相关信息无法合理预期的,由此导致的合同各方达成协议批准对原合同价格做出的变更,不属于可变对价,应作为合同变更进行会计处理,该合同变更未增加可明确区分的商品,黄河公司已转让的商品(已转让的50件M产品)与未转让的商品(未转让的100件M产品)之间可明确区分,因此,该合同变更应作为原合同终止及新合同订立进行会计处理。

[要求4]
答案: C
答案解析:

实际退回15件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调整2022年财务报表,故对2023年利润总额的影响为0。

[要求5]
答案: B
答案解析:

对黄河公司2023年“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影响=960×450×13%+140000×13%+(1280×50+100×1050)×13%+(20015)×180×13%=100659(元)。

[要求6]
答案: C
答案解析:

对黄河公司2022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额=960×450380)+(140000100000)+(1280×50+100×1050960×150)+(180120)×20015)=143300(元)。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3年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公司计划投资一项目,需购买一台价值45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该设备预计每年为甲公司带来销售收入38万元,付现成本12万元。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项目经营期每年现金净流量是(  )万元。
  • A.24.0
  • B.21.5
  • C.16.0
  • D.13.5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该设备每年计提的折旧额=(45-5)/5=8(万元),经营期现金净流量=(38-12)×(1-25%)+8×25%=21.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甲公司计划投资一项目,建设期为3年,经营期为8年,建设期初一次性投资220万元,经营期内每年将产生现金净流量80万元。若当期实际利率为6%,则该项投资的净现值为(  )万元。

  • A.197.10
  • B.276.78
  • C.187.56
  • D.217.63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80×(P/A,6%,8)×(P/F,6%,3)-220=80×6.2098×0.8396-220=197.1(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 A.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 B.盘盈存货属于前期差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 C.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将增加存货账面价值
  • D.存货加工成本包括加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和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 E.季节性停工损失不计入存货成本
答案解析
答案: C,D
答案解析:

1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中,选项A错误。(2盘盈存货,报经批准前,一般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选项B错误。(3季节性停工损失计入制造费用,最终计入存货成本中,选项E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费用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产生影响的有(  )。
  • A.购入设备时支付的包装费用
  • B.用于产品生产的设备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
  • C.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更新改造费用
  • D.核电站设施交付使用时预计发生的弃置费用
  • E.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按弃置费用计算确定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

用于产品生产的设备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按存货成本确定原则进行处理,不影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选项B错误弃置费用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不影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选项E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不属于会计政策
  • B.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后,应当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 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和上年数
  • C.确定累积影响数时,不需要考虑损益变化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变化
  • D.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必须采用追溯调整法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属于会计政策,选项A错误;确定累积影响数时,应当考虑由于损益变化所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变化,选项C错误;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国家没有发布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选项D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