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解散式公司分立中,母公司所拥有的全部子公司都分立出来,因此,原母公司不复存在。选项B当选。

该设备每年计提的折旧额=(45-5)/5=8(万元),经营期现金净流量=(38-12)×(1-25%)+8×25%=21.5(万元)。

选项C、D、E,均属于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甲公司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2022年1月1日
借:债权投资——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50
贷:银行存款 (1045+5)1050
2022年1月1日确认债券投资成本为1050万元,选项C不正确。
2022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00×5%)50
贷:投资收益 (1050×4%)42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8
2022年12月31日,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050-8=1042(万元),选项A、D正确。
2023年1月1日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42
——公允价值变动 58
贷:债权投资——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42
其他综合收益 58
2023年1月1日确认其他债权投资1100万元,选项B不正确,选项E正确。

甲公司因该项债务重组确认的投资收益=4360-(5000-560)=-80(万元)。
乙公司因该项债务重组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5000-3000-4000×9%=1640(万元)。
甲公司2022年一般借款利息总额=3000×8%=240(万元);2022年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500+300+600)×6/12+600×3/12]×8%=68(万元);2022年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化金额=240-68=172(万元)。
2021年8月21日取得在建工程的入账价值=4360-4000×9%=4000(万元);2021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500×4/12+300×2/12)×8%=17.33(万元);2022年12月31日写字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账面成本=4000+500+300+600+600+17.33+68=6085.33(万元)。

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补价的情况,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补价的账面价值=(300-89)+15=226(万元)。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