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涉外投资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外商投资保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利润,可以依法以人民币或者外汇自由汇出
  • B.国家对于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原则上可以实行征收
  • C.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依法对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 D.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转让技术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国家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原则上不实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征收、征用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及时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选项 B 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0年《经济法》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赠与合同撤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受赠人有法律规定的忘恩行为时,即使赠与具有救灾性质,赠与人也可以撤销赠与
  • B.赠与人的撤销权,须从撤销原因发生之日起 1 年内行使
  • C.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的近亲属的合法权益,赠与人不得以此为由撤销赠与
  • D.赠与人因受赠人的侵害行为而死亡的,赠与人的继承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 1 年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1)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 1 年内行使,选项 B 不 当选。(2)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的近亲属的合法权益,赠与人可以行使撤销权,选项 C 不当选。(3)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 6 个月内行使,选项 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主体中,属于票据上主债务人的是(  )。
  • A.支票出票人
  • B.汇票出票人
  • C.汇票承兑人
  • D.支票付款人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票据上的主债务人,是指本票出票人、汇票承兑人,选项 C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外商投资法》的特色与创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从投资行为法转型为企业组织法
  • B.仅适用于外商直接投资,不适用于间接投资
  • C.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国民待遇原则
  • D.相比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更加强调对外商投资的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1)《外商投资法》从企业组织法转型为投资行为法,选项 A 不当选。(2)《外商投资法》所称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自然人、企业或其他组织直接或者间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不仅适用于外商直接投资,也适用于外商间接投资,选项 B 不当选。(3)《外商投资法》更加强调对外商投资的促进和保护,选项 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某非敏感类境外投资项目,投资主体为地方企业,中方投资额为 2 亿美元。根 据涉外投资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项目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 B.该项目应由投资主体注册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核准
  • C.该项目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 D.该项目应由投资主体注册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1)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选项 A、B 不当选。(2)其他境外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中央管理企业实施的境外投资项 目、地方企业实施的中方投资额 3 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选项 C 不当选。投资主体是地方企业且中方投资额 3 亿美元以下的,备案机关是投资主体注册地的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选项 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9 年 5 月,以甲公司董事长为首的 8 名 董事和高管所持公司股票的限售期到期。 

2019 年 5 月底,农业农村部向社会通报猪瘟疫情。6 月 5 日,财经媒体大同财经发布新闻报道称,甲公司正在与某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可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当日,甲公司股票交易价格明显上涨。6 月 18 日,甲公司发布重大合同公告,声称公司研发的兽用疫苗注射液将投入产业化生产,对猪瘟的预防率达到 100%,并将给公司带来显著业绩增长,当日,甲公司股票涨停,交易量显著增多,8 名董事和高管各自售出部分股票。 

6 月 19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称“目前尚未有任何猪瘟商品化疫苗获批或上市,且目前尚无预防率为 100% 的猪瘟疫苗”。证券交易所亦于同日就甲公司 6 月 18 日披露的公告向甲公司发出问询函。甲公司回复称,6 月 18 日的公告误将 “兽用注射液”写成“兽用疫苗注射液”。当日,甲公司股票跌停。 

2020 年 2 月 4 日,甲公司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证券违法行为,证监会决定 对甲公司立案调查。 

投资者李某于 2019 年 6 月 5 日买入甲公司股票,于 2019 年 6 月 19 日卖出。投资者赵某于 2019 年 6 月 18 日买入甲公司股票,并一直持有。投资者孙某于2019 年 6 月 3 日买入甲公司股票,于 2020 年 3 月陆续卖出。2020 年 5 月,李 某、赵某和孙某分别向人民法院提起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要求甲公司及其董事、高管赔偿投资损失。 

李某向人民法院主张:虚假陈述实施日为 2019 年 6 月 5 日。孙某向人民法院主 张:虚假陈述揭露日为 2020 年 2 月 4 日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告之日。 

人民法院查明:公司股票价格自 2019 年 6 月 19 日跌停后,一直处于相对低位; 2020 年 2 月 4 日公司股价没有明显下跌。人民法院将 2019 年 6 月 19 日认定为 虚假陈述揭露日,并驳回李某和孙某的起诉。 

在赵某提起的诉讼中,甲公司董事长等人提出:虚假陈述行为人是甲公司,公 司董事和高管不应该作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的共同被告。 

证监会在调查中发现:甲公司 8 名董事和高管在 6 月初向交易所报备减持计划的同时,授意大同财经记者袁某发布公司研发“非洲猪瘟疫苗”的新闻,有证据表明袁某应当知道该新闻是不真实的。稽查人员认为:甲公司 8 名董事和高管的行为构成操纵市场,袁某也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袁某辩称:他不是信息披露义务人,其作为记者有权进行财经新闻报道,没有义务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因此没有违反证券法。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甲公司 6 月 18 日的公告构成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中的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1 分)。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①虚假记载,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中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重大不实记 载,或者对其他重要信息作出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描述。②误导性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隐瞒了与之相关的部分重要事实,或者未及时披露相关更正、确认信息,致使已经披露的信息因不完整、不准确而具有误导性。本题中,甲公司 6 月 18 日的公告将“兽用注射液”写成 “兽用疫苗注射液”,信息不真实且严重误导投资者,属于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2 分)

[要求2]
答案解析:

甲公司董事长关于公司董事和高管不应该作为共同被告的主张不成立(0.5 分)。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实施虚假陈述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2 分)

[要求3]
答案解析:

李某关于虚假陈述实施日为 2019 年 6 月 5 日的主张不成立(0.5 分)。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 虚假陈述实施日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作出虚假陈述或者发生虚假陈述之日。信息披露义务人在证券交易场所的网站或者符合监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媒体上公告发布具有虚假陈述内容的信息披露文件,以披露日为实施日。甲公司于 6 月 18 日发布公告,该日即为虚假陈述实施日(2 分)

[要求4]
答案解析:法院将 2019 年 6 月 19 日认定为虚假陈述揭露日符合规定(0.5 分)。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 虚假陈述揭露日,是指虚假陈述在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刊、电台、电视台或监管部门网站、交易场所网站、主要门户网站、行业知名的自媒体等媒体上,首次被公开揭露并为证券市场知悉之日。 虚假陈述被揭示的意义在于其对证券市场发出了一个警示信号,提醒投资者重新判断股票价值, 进而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本题中,市场在 2019 年 6 月 19 日对农业农村部的公告有明显反应,6 月 19 日被认定为虚假陈述揭露日符合法律规定(2 分)。
[要求5]
答案解析:法院认可投资者赵某的原告资格符合规定(0.5 分)。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的原告应该在虚假陈述实施日之后、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前实施相应的交易行为,即在诱多型虚假陈述中买入了相关证券,或者在诱空型虚假陈述中卖出了相关证券。本题中,属于诱多型虚假陈述(甲公司发布虚假的利多消息,使投资者在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时进行投资追涨),赵某是在 6 月 18 日买入并持有,符合要求(2 分)。
[要求6]
答案解析:

甲公司董事和高管的行为构成操纵证券市场(0.5 分)。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有关人员利用虚假或者不确定的重大信息,诱导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影响或者意图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的,构成操纵证券市场。本题中,甲公司高管授意袁某发布虚假信息,误导市场,致 使 6 月 18 日当日股票涨停,影响了证券交易价格,该行为构成《证券法》规定的操纵证券市场 (2 分)

[要求7]
答案解析:

袁某关于“他不是信息披露义务人”,“没有义务核实信息的真实性”的辩解不成立(0.5 分)。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本题中,袁某即使不是信息披露义务人,也有义务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信息为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时,不予传播(2 分)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