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关于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年末应将“事业预算收入”科目本年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非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科目 

  • B.

    按规定从经营结余中提取专用基金时,按提取金额记入“专用结余”科目的贷方 

  • C.

    年末结转后,“财政拨款结转”科目除了“累计结转”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 D.

    因发生会计差错调整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按调整金额调整“资金结存”和“财政拨款结余(年初余额调整)”科目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年末应将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等科目本年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非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科目,选项 A 当选;年末,事业单位应将“经营结余” 科目贷方余额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根据有关规定提取专用基金的,应按照提取的金额,借方科目为“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贷方科目为“专用结余”,选项 B 当选;年末结转后,“财政拨款结转”科目除“累计结转”明细科目以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选项 C 当选; 因会计差错更正等事项调整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按照调整的金额,在预算会计中借方或贷方科目分别为“资金结存”和“财政拨款结余——年初余额调整”,选项 D 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1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真题(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2020 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奖品,奖励给 20 名当年度被评为优秀的生产工人。上述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为 500 万元,销售成本为 420 万元。(2)根据甲公司确定的利润分享计划,以当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的应支付给管理人员利润分享金额为 280 万元。(3)甲公司于当年起对 150 名管理人员实施累积带薪年休假制度,每名管 理人员每年可享受 7 个工作日的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 1 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也不能得到任何现金补偿。2020 年,有 10 名管理人员每人未使用带薪年休假 2 天,预计 2021 年该 10 名管理人员将每人休假 9 天。甲公司平均每名管理人员每个工作日的工资为 300 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2020 年应从工资费用中扣除已享受带薪年休假权利的 140 名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29.万元 

  • B.

    将自产的产品作为奖品发放应按 420 万元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 C.

    根据利润分享计划计算的 2020 年应支付给管理人员的 280 万元款项应作为利润分配处理 

  • D.

    2020 年应确认 10 名管理人员未使用带薪年休假费用 0.万元并计入管理费用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事项(1),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应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按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相关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为 500 万元(本题不考虑税费),选项 B 不当选;事项(2),企业应当将利润分享计划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员工并非企业的股东,不作为利润分配处理,选项 C 不当选;事项(3),企业职工提供了服务而享有带薪休假,带薪休假在当期已享受的,按受益对象直接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按受益对象直接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金额 =10×2×300÷10 000=0.6 (万元),选项 A 不当选,选项 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金融资产中,不能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是(  )。
  • A.

    随时可以支取的银行定期存款

  • B.

    现金

  • C.

    与黄金挂钩的结构性存款

  • D.

    保本固定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随时可以支取的银行定期存款、现金和保本固定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均符合“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能够以摊余成本计量,选项 A、B、D 不当选;与黄金价格挂钩的结构性存款,其收益并不是仅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不满足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不能以摊余成本计量,选项 C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2020 年 9 月 10 日,甲公司董事会会议决议:(1)拟出售其子公司(乙公司) 60% 的股权,剩余 20% 股权仍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2)因甲公司经营战略发生变化,甲公司拟出售其原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资产组(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2020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丁公司分别签订的转让资产协议约定,甲公司应于 2021 年 5 月 1 日前办理完成转让乙公司 60% 股权过户登记手续,以及出售主要经营业务的资产组所涉及资产的所有权转让手续。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上述交易或事项在甲公司 2020 年度财务报表列报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乙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在“持有待售资产”和“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列示

  • B.

    拟转让业务所涉及的所有资产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按资产性质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项目分别列示

  • C.拟转让业务所涉及的资产组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合并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列示
  • D.

    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将拟出售乙公司 60% 股权在“持有待售资产”项目列示,剩余 20% 股权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示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甲公司拟出售乙公司 60% 的股权导致丧失乙公司控制权,即使出售后仍保留部分权益性投资,也应当在拟出售投资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时,在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对子公司投资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将乙公司所有资产和负债分别在“持有待售资产”和“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列报,选项 A 当选,选项 D 不当选;拟转让业务所涉及的所有资产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按“持有待售资产”项目列报,选项 B 不当选;将拟转让业务涉及的资产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按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与账面价值孰低入账,若发生减值,需计提减值准备,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无关,选项 C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对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2019 年 12 月 20 日,甲公司经董事会决议以 2 亿元购入一栋写字楼用于出租,并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以年租金 1000 万元的合同价格出租给乙公司,甲公司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收取租金。2019 年 12 月 31 日、 2020 年 12 月 31 日,该楼的公允价值分别为 2.20 亿元、2.22 亿元。企业所得税 法规定,企业取得的该写字楼按 50 年、以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不考虑净残 值)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甲公司 2020 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面价值均为零,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甲公司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2019 年实现利润总额 3000 万元

  • B.

    2020 年度实现利润总额 1200 万元 

  • C.

    2020 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面余额为 650 万元 

  • D.

    2019 年年末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 2000 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甲公司于 2019 年 12 月 20 日购入一栋写字楼且用于出租,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 算,入账价值为 20000 万元;2019 年 12 月 31 日,该楼的公允价值为 22 000 万元,其公允价值变动应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000 万元,即 2019 年实现利润总额 2 000 万元,不确认其他综合收益,选项 A、D 不当选;2020 年度实现其他业务收入 1 000 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22200-22 000=200(万元),2020 年度利润总额 =1 000+200=1200(万元),选项 B 当选; 2020 年 12 月 31 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为 22200 万元,计税基础 =20 000-20 000÷50=19 600 (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2200-19 600=2 6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 2600×25%=650(万元),选项 C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的产品销售政策规定,对初次购买其生产的产品的客户 不提供价格折让,对于再次购买其生产的产品的客户,提供 1% 5% 的价格折 让。2019 年至 2020 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19 年 7 月 10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商品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 A 产品 500 件。甲公司应于 2019 年 12 月 10 日前交付,合同价格为每件 25 万元。乙公司于合同签订日预付合同价格的 20%。    

2019 年 9 月 12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对上述合同签订的补充协议约定,乙公司追加购买 A 产品 200 件,追加购买 A 产品的合同价格为每件 24 万 元,甲公司应于 2019 年 12 月 20 日前交付。乙公司于补充协议签订日预 付合同价格的 20%。    

甲公司对外销售 A 产品每件销售价格为 25 万元。  

2019 年 12 月 10 日,乙公司收到 700 件 A 产品并验收合格入库,剩余款项(包括增值税)以银行存款支付。乙公司另以银行存款支付发生的运输费 200 万元,增值税额 18 万元;发生运输保险费 20 万元,增值税额 1.2 万元;发生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用 5 万元和入库后整理费用 3 万元。

(2)按照丙公司经营策略,丙公司拟采购一台大型机械设备,为此丙公司通过 招标,甲公司中标承接了丙公司该项目。

2019 年 10 月 30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大型机械设备采购合同约定, 甲公司为丙公司生产一台大型机械设备并提供安装(假定该设备安装复杂,只能由甲公司提供),合同价格为 15000 万元。甲公司应于 2020 年 9 月 30 日前交货。2019 年 11 月 5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又签订的另一份合 同约定,甲公司为丙公司建造的大型机械设备在交付丙公司后,需对大型 机械设备进行重大修改以实现与丙公司现有若干设备的整合,合同价格为 3 000 万元。甲公司应于 2020 年 11 月 30 日前完成对该设备的重大修改。 上述两份合同的价格均反映了市场价格。    

2019 年 11 月 10 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一份服务合同约定,甲公司在未来 3 年内为丙公司上述设备进行维护,合同价为每年 800 万元。甲公司 为其他公司提供类似服务的合同价格与该合同确定的价格相同。    

设备及安装、修改、整合工作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丙公司检验合格并于 2020 年 12 月 1 日投入生产使用。

(3)甲公司研究开发一项新型环保技术,该技术用于其生产的产品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量。该新型环保技术于 2020 年 7 月 1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其中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为 1600 万元,2020 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费用为 600 万元。当地政府为补贴甲公司成功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2020 年 5 月 20 日向甲公司拨付 200 万元补助。    

甲公司预计该新型环保技术形成的无形资产可使用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零,按直线法摊销。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按其实际发生费用加计 100%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形成资产成本的,按实际发生成本加计 100% 的金额于 10 年、按直线法摊销的金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考虑净残值)。

其他资料:(1)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上述合同均通过合同各方管理层批准,满足合同成立的条件。(3)甲公司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3%,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4)上述合同价格或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额。(5)除上述资料(3)外,甲公司发生的其他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所得税法规定相同。(6)甲公司对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2020 年年初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零。(7)本题不考虑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原合同基础上签订补充协议,属于合同变更。

会计处理方法:合同变更作为一项新的单独的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理由:该合同变更增加了 200 件 A 产品,售价每件 24 万元,并且新的售价 24 万元属于企业按照 惯例向所有再次购买产品的客户提供折扣而进行调整的结果,具有普遍性,能够体现新增商品的 单独售价。即合同变更增加了可明确区分的商品及合同价款,且新增合同价款反映了新增商品单独售价的,合同变更部分应作为一份单独的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②确认收入的方法:按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确认收入(即时点法),其中:甲公司应对原合同中的 500 件产品,每件确认 25 万元的销售收入;对新合同中的 200件产品,每件确认 24 万元的销售收入。

确认收入的时点:应于交付商品即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即 2019 年 12 月 10 日。 

理由:甲公司销售 A 产品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应于交付商品即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③甲公司会计分录: 

2019 7 10 日: 

借:银行存款  25×500×20%2 500  

  贷:合同负债   2 500

2019 9 12 日: 

借:银行存款  24×200×20%960  

  贷:合同负债  960

2019 12 10 日: 

借:银行存款  (25×500×80%+24×200×80%+17 300×13%16 089   

       合同负债  2 500+9603 4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25+200×2417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300×13%2 249

[要求2]
答案解析:

乙公司购入 A 产品的成本总额 =500×25+200×24+200+20+5=17 525(万元);

乙公司购入 A 产品的单位成本 =17 525÷(500+200)=25.04(万元 / 件)。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与丙公司分别签订的第一份采购大型机械设备并安装合同、第二份对大型机械设备的重大修改合同,这两份合同应当合并为一个合同。

理由:甲公司与丙公司虽然分别签订了两份合同,但这两份合同是基于同一商业目的而订立,并构成一揽子交易(或两份合同形成单项履约义务)。

②该合并后的合同包含一项履约义务,即为丙公司提供大型机械设备并进行重大修改。

理由:甲公司向丙公司转让大型机械设备并提供安装的承诺,与后续重大修改的承诺之间不可明确区分。

③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第三份服务合同为一份单独的合同。

④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第三份服务合同,存在一项履约义务,即为丙公司提供设备后续的维护服务。

理由:甲公司在未来 3 年内为丙公司的设备进行维护,合同价格反映了市场价格,故该合同存在 提供维护服务一项履约义务。

[要求4]
答案解析:

2020 7 1 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需要确认递延所 得税资产。

理由:因该项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其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相关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2020 12 31 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1 600-1 600÷10÷2=1 520(万元),

计税基础 = 1 600×(1+100%)-1 600×(1+100%)÷10÷2=3 040(万元)。

③当地政府拨付甲公司的补助款应作为政府补助,且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并且甲公司按 照总额法核算,故该政府补助应于收到时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 在资产摊销的期间内分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因此,该政府补助计入 2020 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 =200÷10÷2=1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