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考虑误差与遗漏,2024年H国国际收支情况为( )。
2021年H国的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都出现不平衡。下列政策措施中,能同时调节经常账户收支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的为( )。
假设H国是一个实行严格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针对国际收支出现的不平衡,该国应采用的政策措施为( )。
- A、扩张性货币政策
- B、紧缩性财政政策
- C、本币升值
- D、取消外汇管制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误差与遗漏净额。国际收支=-75.1-58=-133.1(亿美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外部均衡的调节政策。
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主要调节经常账户收支。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账户收支,也调节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外部均衡的调节政策。
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的政策,加强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此外,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还可以采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家争取短期信用融资的应急措施或直接动用本国的国际储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
不良贷款率,即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即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依据题干数据,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15+20+10)÷1 000=4.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
根据2005年1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施行)》,不良贷款率,即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得高于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计算公式为: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计算公式为: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
全部关联度计算公式为: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授信/资本净额×100%。
这三个指标中都涉及资本净额,因此计算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和全部关联度的基础是资本净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银行业监管。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15+20+10)÷1 000=4.5%,按规定不良贷款率不得高于5%,符合标准。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授信÷资本净额=48÷100=48%,按规定全部关联度不得高于50%,符合标准。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2÷100=12%,按规定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不得高于10%,不符合标准。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4÷100=14%,按规定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不得高于15%,符合标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证券投资基金的费用。
基金每日管理费计算方法如下:H=E×R/当年实际天数
其中,H表示每日需计提的费用;E表示前一日的基金资产净值;R表示年管理费率。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H=E×R/当年实际天数=85000×1.2%/365≈2.79(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证券投资基金的费用。
【选项A错误】基金管理费率通常与基金规模成反比。
【选项B正确】基金管理费率与风险成正比。
【选项C正确】股票基金的年托管费率一般为0.25%,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年托管费率一般为0.1%~0.25%,货币市场基金的年托管费率一般为0.05%~0.1%,因此,股票基金年托管费率>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年托管费率>货币市场基金的年托管费率。
【选项D错误】基金规模越小,风险程度越高,基金管理费率越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本题考查证券投资基金的费用。
在基金运作过程中涉及的费用可以分为两类:
(1)基金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由投资者承担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购费(认购费)【选项A】、赎回费【选项B】及基金转换费等。
(2)基金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持有人大会费用【选项C】和信息披露费【选项D】等,这些费用由基金财产承担。
其中,第(1)类费用不参与基金的会计核算,第(2)类费用则需要直接从基金财产中列支,其种类及计提标准需在基金合同及基金招募说明书中明确规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
本题考查证券投资基金的类别。
【选项A错误】债券基金没有确定的到期日。
【选项B正确】债券基金的收益不如债券的利息固定。
【选项C正确】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基金类别的分类标准,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
【选项D错误】债券基金面临的投资风险有:利率风险、信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管理运作风险。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划分。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为: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依据题干数据,2023年年末,我国狭义货币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68.1万亿元,流通中货币余额为11.3万亿元,所以单位活期存款=M1-M0=68.1-11.3=56.8(万亿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划分。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为: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依据题干数据,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和单位定期存款总额=M2-M1=292.3-68.1=224.2(万亿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划分。
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货币层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包括:
(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选项A正确】;
(2)收购黄金、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货币【选项C正确】;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投放货币【选项D正确】。
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为干扰选项,教材未提及【选项B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央行票据三种。
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是中国人民银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在2020年9月22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的3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在性质上属于公开市场操作。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中期借贷便利,向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选项A】、政策性银行【选项C】提供中期基础货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对买卖证券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及对象可以自主、灵活地选择,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1)主动权在中央银行,不像再贴现政策那样被动【选项A正确】;
(2)富有弹性,可对货币进行微调,也可大调,但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作用猛烈【选项B正确】;
(3)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可同时交叉进行,故很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可以连续进行,能补充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这两个非连续性政策工具实施前后的效果不足;
(4)根据证券市场供求波动,主动买卖证券,可以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选项D正确】。
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在货币政策工具中最易实施是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点【选项C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选项B错误】支小再贷款的支持领域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
【选项D错误】再贴现属于长期性工具。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

本题考查期权的定价。
投资者购买两个期权共计花费9美元,到期时股票价格保持70美元不变,即股票的现行市场价格为70美元,两份期权的执行价格为75美元。现行市场价格小于执行价格,执行看跌期权,收益为75-70=5(美元),放弃看涨期权,则该投资者的盈利为5-9=-4(美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期权的定价。
投资者购买两个期权共计花费9美元,到期时股票价格为55美元,即股票的现行市场价格为55美元,两份期权的执行价格为75美元。现行市场价格小于执行价格,执行看跌期权,收益为75-55=20(美元),放弃看涨期权,则该投资者的盈利为20-9=11(美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期权的定价。
投资者购买两个期权共计花费9美元,到期时股票价格为90美元,即股票的现行市场价格为90美元,两份期权的执行价格为75美元。现行市场价格大于执行价格,执行看涨期权,收益为90-75=15(美元),放弃看跌期权,则该投资者的盈利为15-9=6(美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期权的定价。
购买两个期权共计花费9美元,如果某时点该投资者达到盈亏平衡,则执行期权获取9美元的收益即可。
若现行市场价格为66美元,执行看跌期权,收益为75-66=9(美元),放弃看涨期权【选项C正确】。
若现行市场价格为84美元,执行看涨期权,收益为84-75=9(美元),放弃看跌期权【选项B正确】。
即当现行市场价格为66美元或84美元时,该投资者达到盈亏平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