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2019)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A、B 两种产品。生产车间有两台设备,其中,一台属于高端智能制造设备,另一台属于手工加工设备。A、B 产品均需先后经过智能制造和手工加工两道作业工序方可完成。A 产品主要由智能制造设备完成,B 产品主要由手工加工设备完成。原材料均在开工时一次性投入。公司现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按照实际分配率分配,先按车间归集,再按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分配计入产品成本。2019 年9 月生产成本相关资料如下:(1)本月生产量如表14-27 所示。(2)传统成本计算法下A、B 产品成本计算单如表14-28、表14-29 所示。(3)产品毛利如表14-30 所示。目前,A 产品供不应求,B 产品滞销。公司销售经理建议A 产品提价,B 产品降价,以提高公司获利能力。生产经理认为制造费用大部分由智能制造设备引起,按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分配导致A、B 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应采用作业成本法按实际分配率对制造费用分配进行优化,从而为调价提供可靠的成本数据。公司财务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识别出三项作业,分别是设备检修作业、智能制造作业和手工加工作业。设备检修作业负责对智能制造设备、手工加工设备进行检修,作业动因是检修次数;智能制造作业的作业动因是机器工时;手工加工作业的作业动因是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不再单列成本项目,被归入相应作业成本库。相关资料如下:(1)月末在产品。A 在产品40 件,全部处于智能制造阶段,尚未进入手工加工阶段,平均完成智能制造作业的50%;B 在产品50 件,智能制造作业全部完成,手工加工作业平均完成60%。(2)作业成本如表14-31 所示。
[要求1]

编制作业成本分配表(结果填入表14-32 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要求2]

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表14-33、表14-34 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要求3]

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判断A、B 产品目前定价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作业成本分配如表 14-47 所示。

计算说明: 

设备检修作业成本分配率= 72 000÷6 = 12 000(元 / 次) 

设备检修作业应分配给智能制造作业的成本= 12 000×5 = 60 000(元) 

设备检修作业应分配给手工加工作业的成本= 12 000×1 = 12 000(元) 

智能制造作业成本分配率=(53 000 + 60 000)÷500 = 226(元 / 小时) 

智能制造作业应分配给 A 产品的作业成本= 226×350 = 79 100(元) 

智能制造作业应分配给 B 产品的作业成本= 226×150 = 33 900(元) 

手工加工作业成本分配率=(220 000 + 12 000)÷250 = 928(元 / 小时) 

手工加工作业应分配给 A 产品的作业成本= 928×20 = 18 560(元) 

手工加工作业应分配给 B 产品的作业成本= 928×230 = 213 44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A 产品、B 产品成本计算如表 14-48、表 14-49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①智能制造作业: 

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40×50% = 20(件) 

单位成本= 79 100÷(80 + 20)= 791(元 / 件) 

完工产品成本= 791×80 = 63 28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 791×20 = 15 820(元) 

②手工加工作业: 

月末在产品成本= 0 

单位成本= 18 560÷80 = 232(元 / 件) 

完工产品成本= 232×80 = 18 560(元) 

【提示】A 在产品 40 件,全部处于智能制造阶段,尚未进入手工加工阶段,故在产品(约当产量= 40×50% = 20 件)仅分配智能制造作业,不分配手工加工作业。

计算说明(部分): 

①智能制造作业: 

单位成本= 33 900÷(50 + 50)= 339(元 / 件) 

完工产品成本= 339×50 = 16 95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 339×50 = 16 950(元) 

②手工加工作业: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50×60% = 30(件) 

单位成本= 213 440÷(50 + 30)= 2 668(元 / 件) 

完工产品成本= 2 668×50 = 133 4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 2 668×30 = 80 040(元)

 【提示】B 在产品 50 件,智能制造作业全部完成,手工加工作业平均完成 60%,在分配智能制造作业时,按50件分摊作业成本;在分配手工加工作业时,按照约当产量30件(50×60%) 分摊作业成本。

[要求3]
答案解析:

因为A产品单位成本 1 148 元大于目前的单位售价 1 000 元,所以A产品定价不合理。 B产品单位成本 3 407元低于原来的单位售价 3 600 元,所以B产品定价合理。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四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按产出方式的不同,企业的作业可以分为四类,其中,随产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作业是(  )。
  • A.单位级作业
  • B.批次级作业
  • C.品种级作业
  • D.生产维持级作业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单位级作业是指每一单位产品至少要执行一次的作业,这类作业是随着产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选项A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单位产品中的是(  )。
  • A.单位级作业成本
  • B.批次级作业成本
  • C.品种级作业成本
  • D.生产维持级作业成本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单位级作业成本是直接成本,可以追溯到每个单位产品上,即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成本计算单。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作业中,属于品种级作业的有(  )。(2017)
  • A.产品组装
  • B.产品检验
  • C.产品生产工艺改造
  • D.产品推广方案制定
答案解析
答案: C,D
答案解析:品种级作业成本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造、产品更新等。选项A属于单位级作业,选项B属于批次级作业。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公司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有(  )。
  • A.直接人工少
  • B.制造费用比较小
  • C.作业流程较清晰
  • D.产品多样化程度高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公司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有:(1)从成本结构看,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2)从产品品种看,产品多样性程度高;(3)从外部环境看,面临的竞争激烈;(4)从公司规模看,公司规模比较大。总之,在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直接人工较少、制造费用比重较大、作业流程较清晰、相关业务数据完备且可获得、信息化基础工作较好、以产量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容易产生成本扭曲时,适宜采用作业成本法。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一般而言,制造企业的下列各项作业中,属于非增值作业的有(  )。
  • A.等待作业
  • B.返工作业
  • C.废品处理作业
  • D.次品处理作业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一般而言,在一个制造企业中,非增值作业有:等待作业、材料或者在产品堆积作业、产品或者在产品在企业内部迂回运送作业、废品清理作业、次品处理作业、返工作业、无效率重复某工序作业、由于订单信息不准确造成没有准确送达需要再次送达的无效率作业等。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