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中央银行改变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有(    )。
  • A.变动对政府的债权
  • B.变动税收政策
  • C.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 D.变动货币统计口径
  • E.变动储备资产
本题来源:2023年《金融》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中央银行改变基础货币主要有三种途径:

(1)变动其储备资产,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或贵金属【选项E】

(2)变动对政府的债权,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选项A】

(3)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或发放再贷款【选项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E。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基础金融工具不包括(    )。

  • A.基金
  • B.股票
  • C.期货
  • D.债券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工具体系。

【选项C错误】属于金融衍生工具。

基础金融工具是指商业票据、股票【选项B】、债券【选项D】、基金【选项A】等金融工具。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机制主要有(    )。
  • A.审贷分离机制、授权管理机制、额度管理机制
  • B.

    审贷分离机制、文化塑造机制、资金流动管理机制

  • C.不相容岗位分离制、文化塑造机制、额度管理机制
  • D.

    不相容岗位分离制、授权管理机制、资金流动管理机制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风险管理。

对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的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内容:

(1)审贷分离机制;

(2)授权管理机制;

(3)额度管理机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商业银行拓展资金来源的操作不包括(    )。
  • A.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 B.国债质押式正回购
  • C.票据贴现
  • D.同业拆借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很快风靡西方各国,除传统存款业务以外,商业银行可以以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选项A】的方式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同时还可积极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发展同业拆借【选项D】,利用各种金融债券向公众借款;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代理银行或代理人向国外银行或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由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数量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定的,因此,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集中在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结构的优化上。要根据黄金和外汇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上的不同特征及其变化,在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之间动态地建立最佳比例。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外资与外债的管理。

负债率,即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负债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0%=2.4528÷18.0353×100%≈13.6%。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外资与外债的管理。

近年来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猛,人民币外债规模不断增加,为更全面反映我国外债总体规模,从2015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按季对外公布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全口径外债指的是将人民币外债计入我国外债统计的范围之内的外债【选项A错误】,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外币形式表示的对外债务;第二部分是直接以人民币形式存在的外债。人民币外债和外币外债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人民币外债与外币外债在计价货币与偿付货币上存在本质区别,在面临汇率剧烈波动及在对外偿付债务时对国家外汇储备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从而对本国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也有较大区别。具体地说,外币外债易受汇率波动的影响【选项B正确】,在发生危机时可能加重债务人的偿债负担;而人民币外债不存在货币错配风险和汇率风险等【选项C正确】,特别是没有外汇偿付风险,并不直接消耗外汇储备【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在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如下七个因素:

(1)是不是储备货币发行国。如果是,则对国际储备需求少,反之则多。

(2)经济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该因素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选项C正确】

(3)国际支出的流量。该因素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

(4)外债规模。该因素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选项B正确】

(5)短期国际融资能力。在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在国际上获得短期融资的能力强,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则多【选项A错误】

(6)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的可用性与有效性。在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可供选择的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较多,实施后见效的时滞短,效果好,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则多。

(7)汇率制度。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其他弹性低的汇率制度,则对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国际储备需求就多;反之则少【选项D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监管国际规则。

巴塞尔协议Ⅱ的内容体现在三大支柱上。

(1)最低资本要求【选项C】

(2)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选项B】

(3)市场约束【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监管国际规则。

2010年版巴塞尔协议Ⅲ是对巴塞尔协议Ⅱ的发展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重新界定监管资本。巴塞尔协议Ⅲ将原来的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重新界定,并区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选项D正确】;限定一级资本只包括普通股和永久优先股【选项B正确】。核心资本要求被大大提升,原来的附属资本概念被弱化。

(2)提高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Ⅲ规定,全球各商业银行必须将一级资本充足率的下限由4%提高到6%【选项C正确】;要求普通股权益资本最低比例由2%提升至4.5%。同时,维持巴塞尔协议Ⅱ最低资本充足率8%不变。巴塞尔协议Ⅱ强调对分母——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而巴塞尔协议Ⅲ则更加强调分子——资本的质量和数量。

(3)提出“资本缓冲”要求。

(4)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

(5)增加流动性监管要求。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监管国际规则。

巴塞尔协议Ⅲ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以强化对银行流动性的监管。其中,流动性覆盖率用来计量在短期极端压力情景下,银行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的流动性资产的数量,以衡量其是否足以应对此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净稳定资金比例用来计量银行是否具有与其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的、确保各项资产和业务融资要求的稳定资金来源。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监管国际规则。

2017年1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Ⅲ:危机后改革的最终方案》,其核心是重新构造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监管框架,标志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完成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本工具合格标准、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改革。与2010年版的巴塞尔协议相比,2017年版巴塞尔协议Ⅲ致力于提升风险计量框架的可信度,加强各家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测算出的风险加权资产的可比性,同时还设定了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测算值,以减少银行通过使用内部模型法降低资本计提的行为【选项D】。此外,2017年版的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了更高的杠杆率缓冲资本要求。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