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金融期货的定价。
选择标的资产的标准是标的资产价格与保值资产价格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好,基差风险就越小。因此选择标的资产时,最好选择保值资产本身,若保值资产没有期货合约,则选择与保值资产价格相关性最好的资产的期货合约。


本题考查金融衍生品市场概述。
根据交易目的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分为四类:套期保值者【选项B正确】、投机者【选项A正确】、套利者【选项C正确】和经纪人【选项E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E。

流动性偏好理论中,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是( )。
本题考查利率决定理论。
货币需求的变动则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正相关,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本题考查单利。
单利计算公式为:I=Prn=50000×4.8%×0.5=1200(元)。

本题考查融资融券业务。
根据《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业务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证券经纪业务资格(选项C正确);
(2)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有效,能有效识别、控制和防范业务经营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
(3)公司最近2年内不存在因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或者正处于整改期间的情形;
(4)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年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选项A正确),注册资本和净资本符合增加融资融券业务后的规定;
(5)客户资产安全、完整,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有效实施,客户资料完整真实;
(6)已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能够及时、妥善处理与客户之间的纠纷(选项B正确);
(7)已建立符合监管规定和自律要求的客户适当性制度,实现客户与产品的适当性匹配管理;
(8)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最近1年未发生因公司管理问题导致的重大事件,融资融券业务技术系统已通过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组织的测试(选项D错误);
(9)有拟负责融资融券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适当数量的专业人员;
(10)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
材料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球外汇储备规模11.96万亿美元,较上年末下降9565亿美元。同期,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相当于5.6个月的全球商品进口额,较上年末减少1.25个月,为2008年末以来最低,显示本轮美联储激进紧缩引发的强美元周期加剧了全球外汇短缺矛盾。
材料2:2022年,中国商品出口的全球市场份额为14.43%,贸易出口收入3.7158万亿美元。2022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2.4528万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1.336万亿美元,全年外债还本付息额为0.3902万亿美元。2022年我国GDP为18.0353万亿美元。
材料3: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2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占全球的26.1%,达到3.1216万亿美元。自2022年11月开始,我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截至2023年5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6727万盎司。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内容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的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其中,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由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数量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定的,因此,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优化集中在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结构的优化上。要根据黄金和外汇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上的不同特征及其变化,在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之间动态地建立最佳比例。
本题考查外债总量管理。
负债率,即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负债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0%=2.4528÷18.0353≈13.6%。
本题考查我国的外债管理制度。
近年来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猛,人民币外债规模不断增加,为更全面反映我国外债总体规模,从2015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按季对外公布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全口径外债指的是将人民币外债计入我国外债统计的范围之内的外债(选项A说法错误),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外币形式表示的对外债务;第二部分是直接以人民币形式存在的外债。人民币外债和外币外债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人民币外债与外币外债在计价货币与偿付货币上存在本质区别,在面临汇率剧烈波动及在对外偿付债务时对国家外汇储备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从而对本国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也有较大区别。具体地说,外币外债易受汇率波动的影响(选项B说法正确),在发生危机时可能加重债务人的偿债负担;而人民币外债不存在货币错配风险和汇率风险等(选项C说法正确),特别是没有外汇偿付风险,并不直接消耗外汇储备(选项D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管理。
在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的因素如下。
(1)是不是储备货币发行国。如果是,则对国际储备需求少,反之则多。
(2)经济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选项C)。该因素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
(3)国际支出的流量。该因素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
(4)外债规模(选项B)。该因素也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正相关。
(5)短期国际融资能力。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在国际上获得短期融资的能力强,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则多。
(6)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的可用性与有效性。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可供选择的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措施较多,实施后见效的时滞短,效果好,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反之则多。
(7)汇率制度(选项D)。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其他弹性低的汇率制度,则对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国际储备需求就多;反之则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