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不受理的案件范围包括: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选项D);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选项B);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选项A);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7)行政指导行为(选项E);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9)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10)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
(11)行政机关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研究、层报、咨询等过程性行政行为;
(12)行政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协助执行通知书作出的执行行为,但行政机关扩大执行范围或者采取违法方式实施的除外;
(13)上级行政机关基于内部层级监督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履责等行为;
(14)行政机关针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意见等行为。
选项C,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下列关于普通合伙人财产份额转让规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A、B和C,除合伙合同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选项D,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对行政机关的下列行政行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包括但不限于):
(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不服(选项D);
(2)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
(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或者工伤认定结论不服(选项A);
(4)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
(5)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
(6)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未依法履行或者不予答复;
(7)申请行政机关依法给付抚恤金、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行政机关没有依法给付(选项C);
(8)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等。
选项B,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一并提出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申请。
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A、B,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是1个自然人(以家庭财产投资的,也只能以1个自然人名义投资)。
选项C,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的事务管理。
选项D,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不分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体现了行政程序法中的( )。
行政案卷制度是行政决定只能以行政案卷体现的事实作为根据的一种行政程序制度,如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或行政处罚决定。
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B,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后,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能证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除外,选项A错误。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准予撤回的,行政复议终止。
选项C,申请人就征税行为申请税务行政复议的,必须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确定的税额、期限,先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才可以在缴清税款和滞纳金以后或者所提供的担保得到作出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确认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此外,对于征税行为,只有在先申请复议并获得复议机关处理后,才能提起行政诉讼(属于复议前置案件)。
选项D,申请人、第三人均可以委托1~2名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