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真题卷(三)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选项B);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选项A);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选项C);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选项D)。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B,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选项C,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选项D,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其中,听证程序是普通程序中的特殊环节。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A,在简易程序进行中,允许当事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
选项B,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15日。
选项C,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开庭后不得转为简易程序审理。
选项D,只有基层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故一审程序中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均不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根据案件情况,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现行犯、重大犯罪嫌疑分子所采取的强制性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各种法定强制方法,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选项B,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选项D,代理人不知道并且不应当知道被代理人死亡的,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
选项E,代理权终止之后的代理属于无权代理,但是表面上有有权代理的表征即构成表见代理,表见代理产生与有权代理一样的效果。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D,E
答案解析:公益诉讼,是指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诉讼。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述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述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