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发行的金融工具原合同条款约定的条件或事项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导致原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的,应当于重分类日,按该工具的账面价值,借记“其他权益工具”科目,按该工具的面值,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面值)”等科目,按该工具公允价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优先股”“应付债券——永续债(利息调整)”等科目,按该工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资本公积不够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甲公司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800万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为1 000万股,2022年投资计划需要资金1 200万元,该公司的目标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假设公司利润分配实行剩余股利政策,则2022年分配的每股股利为( )元。
2022年分配的每股股利=(800-1 200×60%)÷1 000=0.08(元)。

甲食品加工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乙农业开发基地购进一批玉米全部用于加工生产增值税税率为13%的食品,适用的扣除率为10%,支付货款为11 000元,并支付不含税运费1 30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9%)该批玉米已验收入库。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批玉米的入账金额为( )元。
该批玉米的入账金额=11 000×(1-10%)+1 300=11 200(元)。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金融负债的科目有( )。
金融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等。而预收账款、预计负债、专项应付款、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等则属于非金融负债。

甲公司在2020年10月初投入建设一条新产品生产线,相关的设备及建造安装成本共计2 500万元。当年12月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0%,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新产品每盒原材料成本48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23元,包装成本9元。
甲公司相关人员及工资情况如下:生产人员15名,每人每年的基础工资4.8万元,另按每盒8元支付计件工资;销售人员4名,每人每年的基础工资9万元,并按年销售额的2%支付提成工资。2021年甲公司全年共生产12万盒新产品并全部对外销售,每盒售价180元。
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年固定成本=2 500×(1-10%)÷10+15×4.8+4×9=333(万元)。
2021年度该新产品实现的利润=[180-(48+23+9)]×12-12×8-180×12×2%-333=727.8(万元)。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2×180-12×(48+23+9)-12×8-12×180×2%]÷(12×180)=49.111%。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333÷49.111%=678.06(万元)。

长江公司2021年至2022年对黄河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21年2月1日,长江公司购买了黄河公司10%的股权,支付价款906万元,其中包含交易费用2万元和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6万元。长江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021年12月31日,该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 200万元。
(2)2022年1月1日,长江公司再次以银行存款2 540万元购买了黄河公司20%的股权,长江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可以对黄河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将持有的黄河公司股权改为权益法核算。当日黄河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2 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同)。
(3)6月25日,长江公司将账面价值600万元的商品出售给黄河公司,售价为800万元。黄河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核算,并于当月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22年黄河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因其他方增资导致资本公积增加80万元。
(4)2022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3 58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3 225万元。
假定长江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公司将该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021年12月31日其账面价值即公允价值为1 200万元。
2021年2月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900
应收股利 6
贷:银行存款 906
2021年12月3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追加投资日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1 200+新增股权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2 540=3 740(万元)。应享有被投资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2 000×30%=3 600(万元)。2022年1月1日长江公司持有黄河公司30%股权的账面价值为3 74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 740
贷:银行存款 2 54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9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00
借:其他综合收益 300
贷:盈余公积 3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0
2022年黄河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 000-(800-600)+(800-600)÷10×6÷12=810(万元),长江公司持有黄河公司股权的账面余额=3 740+810×30%+100×30%+80×30%=4 037(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10×30%)243
贷:投资收益 243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100×30%)3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0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80×30%)2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
资产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中的较高者,故可收回金额为3 58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应计提减值的金额=4 037-3 580=45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