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外部均衡的调节政策。
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鼓励消费和投资,使国内总需求增加,物价上涨,进而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达到逐步缩小顺差、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的目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本题考查货币市场及其构成。
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以下特点:
(1)安全性高【选项A】;
(2)流动性强【选项C】;
(3)灵活性强【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基金管理公司主要业务。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计划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1)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下列三项条件之一的自然人: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2)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 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3)依法设立并接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机构【选项B】。
(4)接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选项C】。
(5)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年金基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选项A】。
(6)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市场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主要有:
(1)选择有利的货币。
(2)提前或推迟收付外币。
(3)进行结构性套期保值。
(4)做远期外汇交易,提前锁定外币兑换为本币的收入或本币兑换为外币的成本。
(5)做货币衍生品交易,通过做货币期货交易或货币期权交易进行套期保值,通过做货币互换交易把不利于自己的货币转换为对自己有利的货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现代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其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选项B】。鉴于此,现代货币学派以反通货膨胀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选项A】。他们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介目标【选项C】,主张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比率上【选项E】。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E。

本题考查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正式确立。
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时间和结构两个维度【选项B】:
(1)从时间维度看,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般由金融活动的一致行为引发并随时间累积,主要表现为金融杠杆的过度扩张或收缩【选项D】,由此导致的风险顺周期的自我强化、自我放大。
(2)从结构维度看,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般由特定机构或市场的不稳定引发,通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间的相互关联等途径扩散,表现为风险跨机构、跨部门、跨市场、跨境传染【选项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本题考查银行监管国际规则。
与2010年版的巴塞尔协议Ⅲ相比,2017年版巴塞尔协议Ⅲ致力于提升风险计量框架的可信度,加强各家银行适用内部模型法测算出的加权风险资产的可比性,同时还设定了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测算值【选项A】,以减少银行通过使用内部模型法降低资本计提的行为。此外,2017年版的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了更高的杠杆率监管要求【选项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
本题考查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正式确立。
【选项AC错误】属于时间维度的工具。
结构维度的工具主要包括:
(1)特定机构附加监管规定,通过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出附加资本和杠杆率、流动性等要求,对金融控股公司提出并表、资本、集中度、关联交易等要求,增强相关机构的稳健性,减轻其发生风险后引发的传染效应【选项B】;
(2)金融基础设施管理工具;
(3)跨市场金融产品管理工具;
(4)风险处置等阻断风险传染的管理工具,例如恢复与处置计划,主要通过强化金融机构及金融基础设施风险处置安排,要求相关机构预先制定方案,当发生重大风险时根据预案恢复持续经营能力或实现有序处置,保障关键业务和服务不中断,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或降低风险发生后的影响【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