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选项B)、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选项A)、特许权等。选项C,尚未注册登记的商标,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选项D,企业自创的商誉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无法与企业的整体资产分离而存在,不具有可辨认性,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http://image.zlketang.com/public/news/zl_new_official/souti/current_topic_arrow.png)
![](http://image.zlketang.com/public/news/zl_new_official/souti/current_topic_arrow_right.png)
选项A,商业汇票在“应收票据”科目核算,不会引起其他货币资金发生增减变动。选项B、C、D分别通过“银行本票”、“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科目核算,会引起其他货币资金发生增减变动。
【知识点拓展】
1.商业汇票(应收票据/应付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
2.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和外埠存款等。
![](http://image.zlketang.com/public/news/zl_new_official/souti/current_topic_arrow.png)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的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剩余的原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剩余的原材料都是4月10日购入的原材料,所以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0×110=11 000(元)。
【知识点拓展】
先进先出法
优点: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
缺点:较烦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注意]
先进先出法: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的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http://image.zlketang.com/public/news/zl_new_official/souti/current_topic_arrow.png)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含税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10+1.3= 11.3(万元)。
【知识点拓展】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含税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1.计提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含销项税的售价)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含销项税的售价)
2.实际发放
(1)确认收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含销项税的售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http://image.zlketang.com/public/news/zl_new_official/souti/current_topic_arrow.png)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选项D正确。
【知识点拓展】
主要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http://image.zlketang.com/public/news/zl_new_official/souti/current_topic_arrow.png)
甲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甲公司)由三位投资人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 500万元, 每位投资人均享有该公司1/3的股份。2022年年 初,甲公司所有者权益各项目金额如下:实收资本1 500 万元,资本公积150 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150 万元(贷方余额),2022年甲公司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经股东会批准,甲公司按投资比例将资本公积150万元转增资本。
(2)为扩大经营引入新投资人,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2 200万元,根据协议约定,新投资人投入银行存款 650万元,享有甲公司25%的股份。
(3)本年度实现净利润400万元,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经股东会批准,按净利润的30%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 150
贷:实收资本 150
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故选项A、B、D说法均正确。
新投资人投入资本:
借:银行存款 650
贷:实收资本(2 200×25%)55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00
甲公司实现盈利,“本年利润”科目金额在贷方,结转净利润时应从借方转出,选项D错误。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022年年末甲公司留存收益总额=(300 + 150)[期初]+400[资料 3 实现净利润]-120(400×30%)[资料 3 分配现金股利]=73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属于留存收益内部一增一减,不影响其总额。
资本公积=150(期初)-150(资 料 1)+100(资料 2)=100(万元);实收资本=1 500(期初)+150(资料 1)+550 (资料 2)= 2 200(万元);盈余公积=300 (期初)+ 40(资料 3)=340(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2 100(期初)+ 650(资料 2)+ 400(资料 3)- 120(资料 3)=3 030 (万元)。
![](http://image.zlketang.com/public/news/zl_new_official/souti/current_topic_arrow.png)
![](http://image.zlketang.com/public/news/images/new_official/search/free_course_bt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