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民事法律行为仅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无需他方的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如撤销权的行使、解除权的行使、效力待定行为的追认、债务的免除等。选项A、D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选项B,属于事实行为。


甲公司业务员小王,持公司授权书,到乙公司采购100台电脑,授权书中明确约定每台电脑售价5000元以下。因乙公司仅剩下100台性价比极高的电脑,但每台销售价格最低为6000元。于是小王和乙公司人员商量后,以每台6000元价格买入。后甲公司拒绝追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A、D,小王与乙公司虽签订了合同,但是授权书上明确规定不超过5000元,乙公司明知却仍然签订合同,不构成表见代理,合同也只是效力待定,不属于有效合同;选项B,小王无权代理,但如果经过甲公司追认,合同有效;选项C,甲公司拒绝追认,合同归于无效。

2010年8月12日晚,小王遭受殴打并重伤住院。后经小王搜查证据,于2019年3月15发现了真凶甲,并将证据交于警方。如果小王要得到法律保护,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向甲提起诉讼。该法定期间的最晚日期为( )。
(1)根据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及损害义务人时起计算(2019年3月15日知道);(2)该件事情没有超过20年的最长期限;(3)本题适用普通诉讼时效3年。

甲与乙约定:若乙期末能够考满分,那么甲就送乙一块手表。关于该约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延缓条件亦称为生效条件,在延缓条件成就之前,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是效力却处于一种停止状态。

根据民事法律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选项B,未成年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选项C,国家赔偿案件,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选项D,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