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合理损耗应该计入材料的成本当中,选项A正确;企业进口原材料应交纳的进口关税应该计入材料的成本当中,选项B正确;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商品支付的增值税是要计入商品的成本当中,选项C正确;企业书立加工承揽合同交纳的印花税,应该计入税金及附加,选项D错误。

下列各项中,关于“应付利息”科目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A,企业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支付银行手续费,应记入“财务费用”科目借方;
选项C,计提的未过付息期的长期借款利息应记入“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科目贷方。

甲公司2023年全年税前会计利润为800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20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10万元。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为40万元,年末数为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30万元,年末数为2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23年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国债利息收入在税法上属于免税项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作纳税调减;税收滞纳金在税法上不允许扣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作纳税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800+10-20=790(万元),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790×25%=197.5(万元);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50-40)-(20-30)=20(万元);则甲公司2023年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97.5+20=217.5(万元)。

2021年3月1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向其销售A.B两种商品,A商品的单独售价为3 000元,B商品的单独售价为12 000元。该合同价款为13 000元。假定A商品和B商品分别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其控制权在交付时转移给客户。上述价格均不包含增值税,且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影响。分摊至A、B商品的合同价款描述正确的是( )。
分摊至A商品的合同价款=3 000/(3 000+12 000)×13 000=2 600(元);分摊至B商品的合同价款=12 000/(3 000+12 000)×13 000=10 400(元)。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过程中,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原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 )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过程中,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