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甲因采购货物签发一张票据给乙,丙从乙处窃取该票据,丁明知丙系窃取所得但仍受让该票据,并将其赠与不知情的戊,下列取得票据的当事人中,享有票据权利的是(    )。
  • A.

  • B.

  • C.

  • D.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1)持票人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上述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享有票据权利。丙和丁均不享有票据权利;(2)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戊虽然是善意不知情的,但是其未支付合理对价,其票据权利不优于其前手丁,故戊不享有票据权利。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 2025年《经济法基础》模考三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组合题]

甲企业为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系周某,其会计相关工作情况如下。

1)由于业务需要,安排会计机构负责人王某的同学担任出纳,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费用明细账以及会计档案保管。

2)2024年3月,甲企业一批会计档案保管期满。甲企业档案管理机构请会计机构负责人王某及相关人员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将该批会计档案全部销毁。

3)2024年9月,往来会计李某由于个人原因离职,与郑某进行了会计工作交接,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郑某接替之后为了分清责任,将原账簿保存好之后另立账簿进行接手之后会计事项的记录。

4)2024年12月,甲企业发现李某在任职期间,为完成利润指标,采取虚增营业收入等方法,调整了财务会计报告,对此,李某与郑某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选项B、C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要求2]
答案解析:

选项A、B、D,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选项C,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

[要求3]
答案解析: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选项A正确。接替人员应当继续使用移交的会计账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账,以保持会计记录的连续性,选项B错误。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选项C正确。移交人员(李某)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选项D错误。

[要求4]
答案解析:

选项A,虚增营业收入,属于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选项B,甲企业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选项C、D,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李某)可以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的会计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是(  )。

  • A.

    个体工商户

  • B.

    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

  • C.

    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 D.

    无固定生产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等,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况应认定为工伤的是(    )。

  • A.

    自残

  • B.

    故意犯罪

  • C.

    吸毒

  • D.

    患职业病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①故意犯罪;②醉酒或者吸毒;③自残或者自杀。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票据中需要提示承兑的是(    )。

  • A.

    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 B.

    支票

  • C.

    本票

  • D.

    银行汇票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支票、本票和银行汇票属于见票即付的票据,无须提示承兑,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

对国家税务总局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向(    )申请行政复议。

  • A.

    国务院

  • B.

    国家税务总局

  • C.

    人民法院

  • D.

    上一级税务机关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对国家税务总局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