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批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因此,可变现净值用完工产品的预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该批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50-15-5=130(万元),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的成本,因此,没发生减值。
【知识点拓展】
材料减值问题,需区分情况:
1.如果材料是直接出售,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的估计售价-材料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如果材料是用于生产产品,此时才需要看产品是否减值,产品未减值,则材料就没有减值,具体可分为:
(1)产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按成本计量;
(2)产品发生减值,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选项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当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有重大变更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项D,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即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注意]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提尾不提头”)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企业向投资者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不符合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不应确认为费用,应当是确认为一项负债的增加,其会计处理为:
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股利
【知识点拓展】
1.应付股利是指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2.应付股利的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1)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2)实际发放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按照权责发生制,赊购1万元办公用品,应确认为6月份的费用;预付第三季度(7月、8月和9月)办公用房的租金,每个月应分摊的租金=15÷3=5(万元),不确认为6月的费用;支付第二季度(4月、5月和6月)短期借款利息,每个月应分摊的利息费用=1.2÷3=0.4(万元 ),确认为6月的费用为0.4万元。故,6月份应确认的费用=办公用品费+利息费用=1+0.4=1.4(万元),选项C正确。
【知识点拓展】
权责发生制: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知识点拓展】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离职后福利的是( )。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包括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选项B正确;医疗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属于企业短期职工薪酬中的社会保险费,选项AC错误;丧葬补助费属于企业短期职工薪酬的职工福利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