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借入长期借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所以取得借款时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3 000 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3 000 000
【知识点拓展】
长期借款相关账务处理(取得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差额)
贷:长期借款——本金

长期借款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不再区分利息的计提与支付方式,计提的利息均应记入“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科目,已过付息期但尚未支付利息时,应从“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科目转入“应付利息”科目。该企业2021年12月31日应计提长期借款利息=200 000×4.8%÷12=800(元),选项A正确。
【知识点拓展】
计提的短期借款利息仍应直接记入“应付利息”科目。计提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利息费用,应计入相关二级明细“应计利息”科目,若已过付息期仍未支付利息时,将相关二级明细“应计利息”科目转入“应付利息”科目。

长期借款的利息分不同情况可能计入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
【知识点拓展】
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1)取得时:
借: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倒挤】
贷:长期借款——本金
(2)计提利息时:
借:管理费用【企业筹建期间的利息费用】
财务费用【企业生产经营期间且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
在建工程【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利息费用】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
(3)支付利息时
借: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已过付息期仍未支付利息时:
借: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贷:应付利息
(4)归还长期借款本金时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通过“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购买价款的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应支付价款的总额)
选项ABC正确。
各期实际支付的价款之和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选项D错误。

企业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两者的差额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选项A错误。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