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练习
第2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及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会计人员应坚持准则,守责敬业

  • B.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保密原则

  • C.

    ESG的环境维度,主要披露上市公司在排放物、资源使用、环境及天然资源,以及社区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

  • D.

    ESG信息披露一般从ESG治理与报告两个层面出发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范畴包含以下内容:①坚持诚信,守法奉公;②坚持准则,守责敬业;③坚持学习,守正创新。选项A不当选。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下列职业道德基本原则:①诚信;②客观公正;③独立性;④专业胜任能力和勤勉尽责;⑤保密;⑥良好职业行为。选项B不当选。ESG信息披露一般从ESG治理与报告两个层面出发:ESG治理层面强调董事会责任及全面参与ESG进度检讨、风险评估及报告审批;ESG报告层面要求企业明确报告定量与定性内容要点、报告原则与方法论,敦促上市公司不断规范ESG报告流程,实现高质量的报告披露。选项D不当选。ESG的环境维度,主要披露上市公司在排放物、资源使用、环境及天然资源,以及气候变化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ESG的社会维度,主要披露上市公司在员工权益和发展、供应链管理、客户权益保护、社区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企业使用第三方报价机构估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如果第三方报价机构提供了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报价的,企业应当将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划入第一层次输入值
  • B.企业在权衡作为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值的报价时,不需要考虑报价的性质
  • C.企业应当了解估值服务中应用到的输入值,并根据该输入值的可观察性和重要性,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结果的层次
  • D.企业使用第三方报价机构估值的,应将该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划入第三层次输入值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企业在权衡作为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值的报价时,应当考虑报价的性质,选项B不当选;企业即使使用了第三方报价机构提供的估值,也不应简单将该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划入第三层次输入值,企业应当了解估值服务中应用到的输入值,并根据该输入值的可观察性和重要性,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结果的层次,与是否属于第三方报价机构估值无关,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关联方的认定和披露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关联方关系的存在是以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为前提条件的,在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时,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 B.

    对企业实施重大影响的投资方与该企业之间是关联方关系,这些投资方之间也存在关联方关系

  • C.

    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与该企业构成关联方关系

  • D.

    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构成关联方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对企业实施重大影响的投资方与该企业之间是关联方关系,但这些投资方之间并不能仅仅因为对同一家企业具有重大影响而视为存在关联方关系,选项B不当选;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关系,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2021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无余额。甲公司2021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202012月购入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6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一致。

220211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企业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此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02112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无形资产计提了减值。

32021年甲公司因销售产品承诺免费的保修服务,未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按照或有事项原则处理。年末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为80万元,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有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

4202184日,甲公司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取得成本为900万元。202112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其他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答案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应纳税所得额=2000+[600×2/10-600-15/10]-120/10+120-90+80=2159.5(万元)

应交所得税=2159.5×25%=539.88(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事项(1202112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00-600/10×2=480(万元),计税基础=600-600-15/10=541.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41.5-480=61.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1.5×25%=15.38(万元)。

事项(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不计提摊销,所以20211231日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计提减值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120-120/10=108(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8-90=18(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25%=4.5(万元)。

事项(320211231日,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事项(4202112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020万元,计税基础为9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20-900=12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0×25%=30(万元)。

综上:202112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5.38+4.5+20=39.88(万元),202112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0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甲公司2021年所得税费用=539.88-39.88=50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539.8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39.88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9.88

 贷:所得税费用39.88

借:其他综合收益3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0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