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甲公司2×20年1月1日定向增发普通股取得乙公司60%股权的会计分录。
编制乙公司2×20年12月1日取得丙公司股票的会计分录。
分别编制乙公司2×20年12月31日对所持丙公司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分录和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20年12月31日与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相关的调整和抵销分录。
(1)甲公司2×20年1月1日定向增发普通股取得乙公司60%股权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14000
贷:股本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2000
(2)乙公司2×20年12月1日取得丙公司股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500
贷:银行存款500
(3)乙公司2×20年12月31日对所持丙公司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40
贷:其他综合收益40
乙公司2×20年12月31日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综合收益1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0
(4)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的合并成本=2000×7=14000(万元)
考虑所得税后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22000+200×(1-25%)=22150(万元)
商誉=14000-22150×60%=710(万元)
确认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3000-(600-400)÷5×(1-25%)=2970(万元)
乙公司2×20年12月31日因持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确认其他综合收益30万元
甲公司2×20年12月31日与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相关的调整和抵销分录如下:
①调公允:
借:无形资产200
贷:资本公积200
借:资本公积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
借:管理费用40(200÷5)
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4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10(40×25%)
贷:所得税费用10
②调整为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1800
贷:投资收益1782(2970×60%)
其他综合收益18(30×60%)
③母公司长投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
借:股本14000
资本公积5150(5000+150)
其他综合收益30
盈余公积1300(1000+300)
未分配利润—年末4670(2000+2970 -300)
商誉710
贷:长期股权投资15800(14000+1800)
少数股东权益10060
④投资收益与未分配利润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1782(2970×60%)
少数股东损益1188(2970×40%)
未分配利润——年初2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300
未分配利润一一年末4670(2000+2970 -300)


(本题知识点已在最新教材中删除)甲事业单位向乙事业单位无偿划拨一项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账面原值为100万元,已计提摊销20万元,乙事业单位为取得该无形资产,支付过户登记费2万元,则乙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为( )万元。
乙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100-20)+2=82(万元)。

2x21年6月,甲公司发生的与政府补贴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x21年6月10日,甲公司收到即征即退的增值税税款20万元,已收存银行。
资料二:2x21年6月15日,甲公司与某市科技局签订科技研发项目合同书,该科技研发项目总预算为800万元,其中甲公司自筹500万元,市科技局资助300万元。市科技局资助的300万元用于补贴研发设备的购买,研发成果归甲公司所有。2x21年6月20日,甲公司收到市科技局拨付的300万元补贴资金,款项已收存银行。2x21年6月2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00万元购入研发设备,并立即投入使用。
资料三:2x21年6月30日,甲公司作为政府推广使用的A产品的中标企业,以90万元的中标价格将一批生产成本为95万元的A产品出售给消费者,该批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00万元,当日,A产品的控制权已转移,满足收入确认条件。2x21年6月30日,甲公司收到销售该批A产品的财政补贴资金10万元并存入银行。
甲公司对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
本题不考虑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其他因素。
甲公司2x21年6月10日收到即征即退的增值税税款属于政府补助。收到该款项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0
贷:其他收益20
甲公司2x21年6月20日收到市科技局拨付的补贴资金属于政府补助。收到该款项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300
贷:递延收益300
甲公司2x21年6月25日购入研发设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400
贷:银行存款400
甲公司2x21年6月30日收到A产品财政补贴资金不属于政府补助。收到该款项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1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乙公司发生的下列各项交易或事项中,将影响甲公司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列报金额的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