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各项交易事项中,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选项A、B中的应收账款和债权投资都是货币性资产;选项C,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属于常规商品销售,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入一台生产设备和一辆汽车,换出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已计提摊销为3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500万元。换入生产设备和汽车的账面价值分别为350万元和28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300万元和200万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公司换入汽车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500(万元),换入汽车入账价值=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换入汽车公允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500×200÷(300+200)=200(万元)。由于此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故可以直接按换入资产自身公允价值确定,采用此方法解客观题方便且快速。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 )。
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需分情况处理,若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选项D错误。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2021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经协商,甲公司以其拥有的一台机器与乙公司持有的A公司20%的股权进行交换。
甲公司拥有的机器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5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另支付清理费10万元。
乙公司持有的A公司2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公允价值为580万元,账面价值为395万元(其中投资成本为300万元、损益调整为5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为45万元)。其他综合收益源于A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甲公司另支付了补价15万元给乙公司。
其他资料: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固定资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乙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借:固定资产清理600
累计折旧35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
贷:固定资产1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0
贷:银行存款10
借:长期股权投资580
贷:固定资产清理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5
银行存款15
借:资产处置损益110
贷:固定资产清理110
借:固定资产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5
银行存款 15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300
——损益调整50
——其他综合收益45
投资收益185
借:其他综合收益45
贷:盈余公积4.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