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企业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 A.投资收益
  • B.其他综合收益
  •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其他业务收入
本题来源:第五章 奇兵制胜习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非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甲公司处置一项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实际收到的金额为9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850万元,其中成本为95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100万元(贷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是由自用房地产转换的,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5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损益为(  )万元。

  • A.

    100

  • B.

    0   

  • C.

    200

  • D.

    5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损益=900(售价)-850(出售时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增加的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1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减少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50(由自用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100(万元)。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900

 贷:其他业务收入900

借:其他业务成本850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950

借:其他业务成本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

借:其他综合收益50

 贷:其他业务成本50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甲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

  • A.

    出租给乙公司的土地使用权

  • B.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以赚取收益的土地使用权

  • C.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又转租给丙公司的厂房

  • D.

    生产经营用的土地使用权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建筑物,甲公司并没有其所有权,不能将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选项C不应选;生产经营用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选项D不应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甲公司2021年年初购入一栋公寓,购买价款为900万元,该公寓共15层,甲公司将1-5层对外出租,将6-12层开发为旅馆自行经营,将13-15层无偿出租给本企业员工。假定每一层均能单独核算,且其价值是均衡的。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关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 A.

    甲公司应将对外出租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 B.

    甲公司应将自行经营的旅馆确认为固定资产

  • C.

    甲公司应将出租给本企业员工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 D.

    甲公司因购入该栋公寓应确认的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金额为600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甲公司出租给本企业员工的部分应确认为固定资产,选项C不正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金额=900/15×5=300(万元),选项D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企业进行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

  • A.

    房地产企业将其持有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房屋转为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转出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B.

    企业将其一栋自用办公楼停止自用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形成借方差额的,应冲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C.

    企业将其持有对外出租的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 D.

    企业将其持有的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停止对外出租并重新开发后对外出售,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形成贷方差额的,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不会产生差额,存货应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选项A错误;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不能由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选项C错误;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形成的贷方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D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简答题]

甲公司为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20年,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其2020年度和2021年度发生如下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交易和事项:

(1)2020年2月10日甲公司自行建造的一栋厂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将其用于出租,成本为7600万元。该厂房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20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275万元。2020年12月31日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减值测试,该厂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7025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7125万元,甲公司对其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0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业务成本275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275

借:资产减值损失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00

(2)2020年5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作出决议将其开发对外销售的商品房用于出租,当日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协议,租期为2年,年租金为250万元,每年年末收取当年租金,该商品房的成本为42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转换当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4200

 贷:开发产品4200

借:存货跌价准备30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0

(3)2021年1月1日,甲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满足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条件,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金额为120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的金额为30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的金额为1500万元,转换当日所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合计为900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9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30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500

 贷:投资性房地产12000

   其他综合收益1500

(4)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一项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下降了36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360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60

要求:逐项判断甲公司上述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作出更正的会计分录,相关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1)事项(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厂房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应自2020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2020年应计折旧额=(7600-100)/25×10/12=250(万元),2020年12月31日其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7600-250=7350(万元),其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即7125万元,低于其账面价值,应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的金额=7350-7125=225(万元)。更正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275-250)25

 贷:其他业务成本25

借: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00-225)75

 贷:资产减值损失75

(2)事项(2):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存货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同时转销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金额。更正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300

(3)事项(3):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变更当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变更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更正分录如下:

借:其他综合收益1500

 贷:盈余公积1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50

(4)事项(4):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减值准备,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更正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60

 贷:资产减值损失36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6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360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