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甲公司应调整2024年1月1日未分配利润的金额=[48000-(52000-12000)]×(1-25%)×(1-10%)=5400(万元),选项C当选。其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48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2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52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48000-(52000-12000)]×25%}2000
盈余公积6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400

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对外出租的一栋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账面原值为50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5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同。2024年1月1日,由于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甲公司将该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当日公允价值为54 00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10%提取盈余公积。对此项变更,甲公司应调增2024年1月1日盈余公积的金额为( )万元。
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当使用追溯调整法。应调增2024年1月1日盈余公积的金额=[54 000-(50 000-5 000)]×(1-25%)×10%=675(万元),选项A当选。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4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5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0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4 000 -(50 000 - 5 000)]×25%}2 250
盈余公积 67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 075

甲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发现2022年度多计管理费用150万元,并进行了企业所得税申报,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并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假设甲公司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则下列甲公司对此项重要前期差错进行更正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多计管理费用150万元属于重要的前期差错,影响损益的,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差错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调增2023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150×(1-25%)×(1-10%)=101.25(万元),选项C当选。假设多计的管理费用为行政管理办公大楼的折旧,则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累计折旧 1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1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25%)37.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 37.5)112.5
贷:盈余公积 (112.5×10%)11.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2.5×90%)1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