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企业持有的下列土地使用权中,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有(  )。
  • A.用于建造企业自用厂房的土地使用权
  • B.用于建造对外出售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
  • C.外购办公楼时能够单独计量的土地使用权
  • D.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选项B,应作为存货核算;选项D,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0年中级《中级会计实务》真题二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从非关联方取得乙公司70%有表决权股份并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2019年6月1日,甲公司将一批成本为40万元的产品以5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乙公司。至2019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对外出售该批产品的40%。2019年度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利润为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9年度合并利润表中少数股东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 A.147
  • B.148.2
  • C.148.8
  • D.150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属于顺流交易,顺流交易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不影响子公司净利润,因此不对少数股东损益产生影响,甲公司2019年度合并利润表中少数股东损益的金额=500×30%=15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企业自行研发专利技术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是(  )。
  • A.为有效使用自行研发的专利技术而发生的培训费用
  • B.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
  • C.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
  • D.专利技术的注册登记费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选项A,为企业内部人员培训费不属于为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的合理必要支出,不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选项B,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全部费用化;选项C,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全部费用化。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判断题]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只有当其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时,才能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  )
  • A.正确
  • B.错误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当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但是,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的除外。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拥有一栋办公楼和M、P、V三条生产线,办公楼为与M、P、V生产线相关的总部资产。2019年12月31日,办公楼和M、P、V生产线的账面价值分别为200万元、80万元、120万元和150万元。
2019年12月31日,办公楼和M、P、V生产线出现减值迹象,甲公司决定进行减值测试,办公楼无法单独进行减值测试。M、P、V生产线分别被认定为资产组。
资料一: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运用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将办公楼账面价值分摊到M、P、V生产线的金额分别为40万元、60万元和100万元。
资料二:2019年12月31日,分摊了办公楼账面价值的M、P、V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140万元、150万元和200万元。
资料三:P生产线由E、F两台设备构成,E、F设备均无法产生单独的现金流量。2019年12月31日,E、F设备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8万元和72万元,甲公司估计E设备的公允价值和处置费用分别为45万元和1万元,F设备的公允价值和处置费用均无法合理估计。
其他资料: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M 生产线分摊了办公楼后的账面价值=80+40=120(万元),其可收回金额为140万元,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没有发生减值,则分摊了办公楼账面价值的 M 生产线应确认减值损失的金额为0。

P 生产线分摊了办公楼后的账面价值=120+60=180(万元),其可收回金额为150万元,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发生减值 30 万元(180-150),则分摊了办公楼账面价值的 P 生产线应确认减值损失的金额为30万元。

V 生产线分摊了办公楼后的账面价值=150+100=250(万元),其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发生减值 50 万元(250-200),则分摊了办公楼账面价 值的 V 生产线应确认减值损失的金额为50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将包含了办公楼账面价值的 M、P、V 的减值金额在办公楼与各资产组之间分配:

办公楼应承担的 P 资产组减值金额=30×(60÷180)=10(万元)。

办公楼应承担的 V 资产组减值金额=50×(100÷250)=20(万元)。

综上所述,办公楼应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10+20=30(万元)。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

[要求3]
答案解析:

经过上述减值测试后,P资产组本身应承担的减值金额=30×(120÷180)=20(万元),该减值损失将由 E、F 两台设备来进行分摊。E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的金额=20×48÷(48+72)=8(万元),但由于E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45-1=44(万元),故E设备最多能确认减值损失的金额=48-44=4(万元),剩余部分将由F设备来承担,F设备应确认的减值损失的金额 =20-4=16(万 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