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税务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有(  )。
  • A.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
  • B.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
  • C.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
  • D.发票管理行为
  • E.税务机关发出的企业涉税风险提醒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选项E,不是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作为,不属于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0年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被投资企业发生个人股东股权交易及转增股本等事项后,应将股东及其股权变化情况、股权交易前原账面记载的盈余积累数额、转增股本数额及扣缴税款情况报告给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时间规定为(  )。
  • A.次月30日内
  • B.当月15日内
  • C.次月15日内
  • D.当月30日内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被投资单位发生个人股东变动或者个人股东所持股权变动的,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含有股东变动信息的《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A表)》及其股东变更情况说明。企业发生股权交易及转增股本等事项后,应在次月15日内,将股东及其股权变化情况、股权交易前原账面记载的盈余积累数额、转增股本数额及扣缴税款情况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自2020年2月1日起,下列纳税人中不得离线开具发票的是(  )。
  • A.省税务局大数据分析发现存在涉税风险的纳税人
  • B.纳税信用等级为M级的纳税人
  • C.2019年曾因未按期申报被税务机关处罚过的纳税人
  • D.曾经取得过异常扣税凭证的纳税人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自2020年2月1日起,下列两类纳税人不得离线开具发票:
(1)经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大数据分析发现存在涉税风险的纳税人,不得离线开具发票,其开票人员在使用开票软件时,应当按照税务机关指定的方式进行人员身份信息实名验证;
(2)新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的纳税人,自首次开票之日起3个月内不得离线开具发票,按照有关规定不使用网络办税或不具备风险条件的特定纳税人除外。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收优先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B.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的,税收优先于罚款
  • C.纳税人欠缴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之前的,税收优先于抵押权执行
  • D.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没收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优先于税收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税收优先的规定:(1)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纳税人欠缴税款在前的,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执行;(3)税收优先于行政罚款、没收违法所得;(4)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公告。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对违反发票管理规定2次以上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可以公告纳税人发票违法的情况,公告内容包括(  )。
  • A.纳税人名称
  • B.经营内容
  • C.法定代表人姓名
  • D.纳税人识别号
  • E.经营地点
答案解析
答案: A,D,E
答案解析:对违反发票管理规定2次以上或者情节严重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可以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告纳税人发票违法的情况。公告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经营地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具体情况。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我国居民王某咨询其适用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提出下列问题,请逐一回答。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可以。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纳税人没有及时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以致在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没有享受或没有足额享受扣除的,可以在当年内向支付工资、薪金的扣缴义务人申请在剩余月份发放工资、薪金时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时申报扣除。

[要求2]
答案解析:不可以。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上限是80000元。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②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分别计算扣除额。

[要求4]
答案解析: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佐证资料,纳税人需要在次年的汇算清缴期结束后5年内留存备查。
[要求5]
答案解析:不可以。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另有规定除外)、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预扣预缴时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预扣预缴时减除费用按20%计算,稿酬所得的收入再减按70%计算,不能减除5000元/月。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