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本题知识点已替换为2020年教材知识点)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是(  )。
  • A.犯罪嫌疑人身患疾病的
  • B.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 C.行为人年满75周岁的
  • D.犯罪情节轻微,危害较小的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选项B: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选项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17年《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辩护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内容是不同的。辩护律师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证据的时间起点是(  )。
  • A.自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之日起
  • B.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 C.自案件被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 D.自提起公诉之日起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辩护律师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特别法人包括(  )。
  • A.捐助法人
  • B.国家机关
  • 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D.居民委员会
  • E.村民委员会
答案解析
答案: B,C,D,E
答案解析:特别法人包括机关法人(国家机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乙、丙3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一家普通合伙企业。经营一年后,甲欲将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转让给合伙人之外的丁。合伙协议中没有关于份额转让的相关约定。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下列关于甲之份额转让条件及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甲转让其份额必须经乙和丙一致同意
  • B.乙、丙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
  • C.甲将其份额转让给丁之后,甲对合伙企业以前的债务即不再承担责任
  • D.丁购得甲转让的份额之后,丁对合伙企业以前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 E.若甲欲将其份额转让给乙,则无须征得丙的同意
答案解析
答案: A,B,E
答案解析:选项C:退伙的普通合伙人对退伙前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选项D: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知识点已替换为2020年教材知识点)下列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刑事案件侦查权的行为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 A.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 B.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
  • C.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
  • D.对于身份不明的尸体,无法通知死者家属的,应当记明笔录
  • E.搜查时,应当向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出示搜查证
答案解析
答案: A,C,D,E
答案解析:选项B: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风华公司于2009年4月30日成立,主营陶瓷购销业务,赵某为股东并任总经理,徐某任会计,李某任出纳。赵某为了少缴税款,与徐某面议,徐某提出采取隐瞒收入的方法逃税,赵某同意。
2014年4月,税务局稽查局在对风华公司日常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有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遂展开稽查。稽查的结果:2012年纳税年度,风华公司通过隐瞒主营业务收入,少缴增值税4万元,占当年各税种应纳税额的10%;2013年纳税年度以同样方法少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30万元,占当年各税种应纳税额的20%;2014年纳税年度又以同样方法少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60万元,占当年各税种应纳税额的25%。以上共计少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94万元,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22%。经查:风华公司自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没有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也未被税务局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经税务局稽查局依法下达追缴通知,风华公司补缴税款94万元,按规定缴纳滞纳金并接受处罚,交纳罚款188万元。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有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要求2]
答案解析:《刑法修正案(七)》将“偷税”修改为“逃税”后,现行《刑法》中已无“偷税罪”罪名,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根据上题解析部分可知,纳税人的逃税数额达到起刑标准,若不补缴税款、不缴纳滞纳金并不接受罚款处罚的,将以逃税罪追究刑事责任,税务局稽查局应向公安机关移送该涉嫌犯罪案件。
[要求3]
答案解析:单位负责人(赵某)作出犯罪决定,通过直接责任人员(徐某)加以实施,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是单位犯罪。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要求4]
答案解析:逃税罪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