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不得作为税务行政复议定案依据的有(  )。
  • A.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 B.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 C.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
  • D.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 E.以偷拍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答案解析
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根据税务行政复议的有关规定,下列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1)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选项E);
(3)以利诱、欺诈、胁迫和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4)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选项A);
(5)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6)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选项D);
(7)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选项B);
(8)不具备合法性、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19年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发生发票丢失情形时,应当于发现发票丢失的(  )向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 A.当日
  • B.2日
  • C.3日
  • D.5日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妥善保管发票。发生发票丢失情形时,应当于发现丢失当日书面报告税务机关。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一般纳税人提供下列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比重超过50%的,不适用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是(  )。

  • A.邮政服务
  • B.建筑服务
  • C.电信服务
  • D.家政服务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选项A)、电信服务(选项C)、现代服务、生活服务(选项D)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超过当年税前扣除限额的部分,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的有(  )。

  • A.职工福利费支出
  • B.业务招待费支出
  • C.工会经费支出
  • D.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 E.公益性捐赠支出
答案解析
答案: D,E
答案解析:选项D,超过当年扣除限额的部分,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选项E,超过当年扣除限额的部分,准予以后3年内结转扣除。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某从事电子元器件生产的工业企业,2022年第一季度季初从业人数100人,季末从业人数120人,季初资产总额2900万元,季末资产总额3000万元,第一季度销售额31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190万元。请逐一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企业第一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小型微利企业的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指标,暂按当年度截至本期申报所属期末的情况进行判断。
季度平均从业人数=(100+120)÷2=110(人)<300人
季度平均资产总额=(2900+3000)÷2=2950(万元)<5000万元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90万元<300万元

从事电子元器件生产的工业企业属于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要求2]
答案解析:

条件: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三个条件的企业。
优惠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要求3]
答案解析: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简答题](本题转登记知识点在最新教材中删除,但不影响作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9号规定:转登记日前连续12个月(以1个月为1个纳税期)或者连续4个季度(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累计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的一般纳税人,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可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某企业符合转登记条件,咨询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政策方面的差异。问题:请分别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含税收入换算销售额、适用税率或征收率、进项税额抵扣、税收优惠享受及纳税期限等方面,对两类纳税人适用政策作出比较说明。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主要是采用一般计税办法计税,但是对于特殊业务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办法计税。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13%、9%、6%税率和零税率。对于特殊业务也可以选择适用3%和5%的征收率计税。
取得符合规定的扣税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等)且用于可抵扣增值税应税项目,其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无论月销售额是否超过10万元,均不得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免税优惠政策。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采用简易计税办法计税。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适用3%和5%的征收率。

无论是否取得符合规定的扣税凭证,均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全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按固定期限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选择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一经选择,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