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第四节 刑罚适用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
(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前后两罪或者一罪是过失犯罪,则不成立累犯(选项A)。
(2)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如果前罪或者后罪中有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情况,则不成立累犯(选项B)。
(3)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5年之内(选项C、D)。
(4)累犯不适用于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
(1)对于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所以选项A错误。
(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以选项D错误。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选项E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E
      
答案解析:
(1)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选项D正确,选项A错误。
(2)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管制、拘役均为主刑;选项C错误。
(3)附加刑(包括“驱逐出境”)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选项B错误,选项E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发现漏罪,应当“先并后减”,所以用10年与15年并罚,则应当在15年以上25年以下,但是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所以应当是15年以上20年以下处罚。题目问的是还需执行的最低刑,所以按照上述,最少判决15年有期徒刑,此时已经执行了2年,所以还需执行的刑期最低为13年(最高为18年)。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1)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
(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
(3)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5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0年。
          点此查看答案
          










 或Ctrl+D收藏本页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