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货单位需要的订货提前期延长,不影响经济订货量,只影响再订货点,选项A错误;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公式为:Q*={2KD/[Kc×(1-d/P)]}1/2,由上式可知,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K)增加时,经济订货量也增加,选项B正确;供货单位每天的送货量(P)增加时,经济订货量减少,选项C错误;供货单位延迟交货的概率增加,只影响保险储备量,不影响经济订货量,选项D错误。


实际利率=600×12%/(600-600×12%-600×10%)×100%=15.38%;或者:实际利率=12%/(1-12%-10%)×100%=15.38%。

日耗用量d=9000/360=25(件),经济生产批量Q*={[2KD/[Kc×(1-d/P)]}1/2= {2×200×9000/[5×(1-25/50)]}1/2=1200(件),选项A正确。经济生产批次=9000/1200=7.5(次/年),选项B错误。平均库存量=Q*×(1-d/P)/2=1200×(1-25/50)/2=300(件),经济生产批量下存货占用资金 =300×50 =15000(元),选项C错误。与经济生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TC(Q*)=[2KDKc(1-d/P)]1/2=[2×200×9000×5×(1-25/50)]1/2=3000(元),选项D正确。

经济订货量=(2×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年需要量/单位储存变动成本)1/2。专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属于固定订货成本,和订货次数及订货量无关,属于经济订货量决策的无关成本;采购员的差旅费属于变动订货成本,而存货资金占用费和存货的保险费都属于变动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均和订货次数及订货量有关,所以属于经济订货量决策的相关成本。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