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纯生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核算,2024年7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万元,售价金额为130万元,本月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万元,售价总额为15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60万元。则该商品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 A.40
  • B.80.72
  • C.85.71
  • D.120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商品进销差价率=(30+50)/(130+150)×100%=28.57%;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160×28.57%=45.71(万元);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60-45.71=114.29(万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100-114.29=85.71(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 A.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0 000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40 000元现金
  • B.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 000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800元的现金
  • C.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1 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8 000元,公允价值10 000元,并且甲公司支付乙公司3000元现金
  • D.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3 000元的设备(非生产经营用)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9 000元。甲公司设备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并且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现金500元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支付补价的企业:4÷(4+10)=28.57%>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B,支付补价的企业:800÷(1 000+800)=44.44%>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C,支付补价的企业:3 000÷10 000=30%>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D,收到补价的企业:500÷13 000=3.85%<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在涉及少量补价的情况下,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注意不含25%)作为参考。如果高于25%(含25%),则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收入准则等其他一些准则。
(1)支付补价的企业:
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25% 或者 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
(2)收到补价的企业:
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25% 或者 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纯生公司期末原材料数量为10吨,账面成本为9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5万元。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需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合同约定的售价为每台10万元(不含增值税)。估计将该原材料加工成Y产品每台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5万元,销售每台Y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9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万元。则期末该原材料尚需计提减值准备为(  )万元。
  • A.-14
  • B.-5
  • C.5
  • D.15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专门用于生产某产品的材料,应先对该产品进行减值测试,若产品发生减值,则期末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若产品没有发生减值,则期末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以成本计量。Y产品的成本=90+20×5=190(万元),可变现净值=20×(10-1)=18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Y产品发生减值,说明该原材料期末应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原材料的成本为90万元,可变现净值=180-5×20=8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则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10万元,原已计提减值准备15万元,则本期应转回减值5万元,即期末该原材料尚需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项目中,表明存货发生减值的情况有(  )。
  • A.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
  • B.存货的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 C.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 D.因企业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要发生变化
  • E.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答案解析
答案: B,C,D,E
答案解析: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才表明发生了减值,因此A选项未表明存货发生减值。本题正确选项BCDE。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