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预计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知识点拓展】

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而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知识点拓展】
①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
②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
【知识点拓展】

企业的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具体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选项A)、预收账款(选项C)、合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选项BD,属于流动资产。
【知识点拓展】
企业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
1.流动负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持有待售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2.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

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题资产总额一共有6万,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万元,资产减少2万元;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资产增加1.5万元又减少1.5万元,所以最终资产总额=6-2+1.5-1.5=4(万元)。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引起会计等式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额变动。当仅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