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选项A)、资本公积(选项B)、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选项C)和其他综合收益(选项D)等。
【知识点拓展】
1.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2.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企业的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具体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选项A)、预收账款(选项C)、合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选项BD,属于流动资产。
【知识点拓展】
企业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
1.流动负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持有待售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2.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

选项ABC属于会计计量属性应用的正确表述。选项D错误,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知识点拓展】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选项AB均错误,其中特别注意,权益包含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两部分。
选项D属于借贷记账法下的余额计算公式。
【知识点拓展】
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预计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知识点拓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选项AD正确,选项B错误;选项C,会计报表中利润表的编制依据是“收入-费用=利润”。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