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存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企业为包装产品而储备的包装物作为存货核算
  • B.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 C.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为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
  • D.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当期费用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存货的内容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故AB选项正确。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含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且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计入总成本,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夺分锦囊】

1.委托代销商品,由于其所有权并未转移至受托方,所以委托代销商品属于企业的存货。

2.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计入存货总成本,不影响存货入账价值,仅仅增加存货的单位成本。

3.运输途中的非合理损耗会减少存货总成本,影响存货入账价值,但存货单位成本不变。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三章 第4节 存货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采购原材料2 060千克,每千克50元(含增值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为60千克,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500元,企业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 A.100 500  
  • B.103 500
  • C.103 000
  • D.106 500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计入采购原材料的成本,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也计入原材料成本。甲企业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2 060×50+500=103 500(元)。


【知识点拓展】


[注意]

①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仅仅是增加存货的单位成本

②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4 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76 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月初贷方余额为300元,本月购入材料的超支差为4 300元,则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
  • A.-3 000
  • B.3 000
  • C.-3 450
  • D.3 450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原材料科目核算的是计划成本,则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4 000元,即为期初结存计划成本。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300+4 300)÷(24 000+176 000)×100%=2%;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150 000×2%=3 000(元),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拓展】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

(1)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4)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5)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注意]

①材料成本差异率如为负数,代表节约差;如为正数,代表超支差。

②“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节约差异。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关于周转材料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 A.多次使用的包装物应根据使用次数分次进行摊销
  • B.低值易耗品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 C.随同商品销售出借的包装物的摊销额应计入管理费用
  • D.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选项C,计入销售费用。


【知识点拓展】

1.周转材料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2.包装物的账务处理:

3.低值易耗品的账务处理:


[注意]

低值易耗品可采用一次摊销法或分次摊销法采用分次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单次平均摊销额。

多次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应根据使用次数分次进行摊销

金额较小的低值易耗品,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原材料A成本为110万元,加工该原料至完工产品B估计还将发生生产成本15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5万元。当天A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降低,已降至80万元。由于B产品市场情况大变,B产品过时滞销,公司决定不再生产B产品将原材料A直接出售。A材料直接出售相关的税费仍为5万元。2021年12月31日,原材料A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 A.60
  • B.35
  • C.20
  • D.0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用于直接出售,预计售价为材料的市场价。因此,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80-5=75(万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已有贷方金额=110-75=35(万元) 。


【知识点拓展】

材料减值问题,需区分情况:

1.如果材料是直接出售,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的估计售价-材料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如果材料是用于生产产品,此时才需要看产品是否减值,产品未减值,则材料就没有减值,具体可分为:

1)产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按成本计量;

2)产品发生减值,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低值易耗品釆用实际成本核算,2022年11月,管理部门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实际成本为8 000元,估计使用次数为四次,采用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下列关于甲公司该批管理用具的会计处理错误的是(    )。

  • A.

    领用管理用具时:

    借:管理费用 8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8 000

  • B.

    领用管理用具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8 000

  • C.

    第一次摊销低值易耗品时:

    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2 000

  • D.

    最后一次摊销低值易耗品同时,核销在用低值易耗品: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8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 00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领用管理用具时,“在库”转为“在用”: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8 000

第一次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的1/4:

借:管理费用 2 000(8 000/4)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2 000

(第二到四次摊销与第一次摊销的账务处理相同)

次摊销的同时,核销在用低值易耗品: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8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 000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