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引起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化的有(    )。【25考季调整】
  • A.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 B.转销收到的已到期,但未兑现的商业承兑汇票
  • C.收回应收账款
  • D.收回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
本题来源:第三章 第3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坏账准备,坏账准备是资产的备抵科目,贷增借减。

选项A,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增加,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减少: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选项B,到期未兑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应转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增加: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选项C,收回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减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选项D,收回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不变,坏账准备不变,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不变: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知识点拓展

坏账准备的相关会计处理: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 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0万元,销售商品为客户代垫运输费5万元(含增值税),尚未收到款项。该企业应确认的应收账款为(    )万元。
  • A.1 000
  • B.1 005
  • C.1 130
  • D.1 135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为购买方代垫的运杂费,后期会从购买方收回,故应确认为应收账款,企业应确认的应收账款的金额=1 000+130+5=1 135(万元)。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 135

  贷:主营业务收入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

    银行存款 5


【知识点拓展】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2021年12月初,某企业“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6万元。12月31日“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100万元,经减值测试,该企业应收账款预计可收回金额为95万元。该企业2021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万元。
  • A.-1
  • B.1
  • C.5
  • D.11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实际余额为贷方5万元(100-95),因此,2021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5-6=-1(万元)。


【知识点拓展】

1.应收款项预计信用减值损失通常按照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和预计可收回金额的差额确定。

2.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应收款项的期末余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注意]

1.若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正数,则应补提;若为负数,则应冲回

2.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企业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作为坏账转销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 A.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C.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D.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企业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作为坏账转销时,应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判断题]在我国,小企业在确定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方法时,应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在备抵法和直接转销法之间合理选择。(  )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应收款项的减值应采用备抵法,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应收款项的减值采用直接转销法。


知识点拓展

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减值采用直接转销法。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判断题]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低于预计可收回金额的,应计提坏账准备。(    )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高于预计可收回金额的,按其差额确认预计信用减值损失,再按照预计信用减值损失减去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