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合并日因此项投资业务对个别报表“资本公积”项目的影响额=1 000×60%-(1 000-200-100)=-1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600(1000×60%)
累计摊销2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100
贷:无形资产1000
借:管理费用10
贷:银行存款10
【提示】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被合并方相对于最终控制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持股比例;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产生损益,故无形资产处置不得确认损益。


甲公司于2023年年初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024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从母公司A手中取得乙公司50%的股权,对乙公司实现控制。第一次投资支付银行存款3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 800万元,乙公司在最终控制方A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 500万元;假定2023年底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未发生公允价值变动;第二次投资时支付银行存款1 700万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 500万元,乙公司在最终控制方A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 300万元。假定甲公司资本公积存在足够的贷方余额,不考虑其他因素,已知该项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增资时,影响甲公司资本公积的金额为( )万元。
在增资时,甲公司应按照合并日应享有被投资方在其最终控制方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即入账价值=3 300×(10%+50%)=1 980(万元),入账价值与原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付出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所以影响资本公积的金额=1 980-(300+1 700)=-20(万元)。
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2023年年初: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300
贷:银行存款300
2024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3300×60%)198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2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300
银行存款1700
【注意】由于是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所以不确认损益。支付对价与享有被投资方账面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属于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2025年2月26日,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和银行存款150万元向乙公司投资,占乙公司注册资本的60%,该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9 880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680万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20万元,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合并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8 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该企业合并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
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9150(9000+150)
累计摊销68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20
贷:无形资产9880
资产处置损益120
银行存款150
【注意】成本法后续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对初始成本进行调整。即使此处投资方支付对价9150万元小于其在被投资方所占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0800万元,也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进行调整。

选项C,影响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科目;选项D,被投资单位发放股票股利不影响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是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

选项A,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发生的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自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选项C,投资付款额中所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应收股利。

企业按成本法核算时,下列事项中不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的有( )。
选项A,被投资单位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不影响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投资单位不进行账务处理;
选项B,计入投资收益,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选项C,成本法下期末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少;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选项D,被投资单位发放股票股利时投资单位不进行账务处理。

